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推广并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开发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未依据科学设计建设导致功能分区不合理、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交通系统建设薄弱等问题;忽视传统建筑风貌、缺失特色空间的营造而呈现千镇一面的现象。如何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之间的矛盾是特色小镇建设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嘉绒藏区特色小镇的发展为研究背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性逻辑思路,以嘉绒藏区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的水磨古镇、甘堡藏寨、桃坪羌寨与卓克基镇四个典型小镇进行研究,提出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探究,并以九寨沟漳扎镇彭丰社区为例进行实例论证。期望能为今后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给予一定的参考,加快嘉绒藏区城镇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特色小镇的背景,明确空间设计策略探究的目的及意义,搭建论文写作框架,为后文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对特色小镇定义、地域特色以及外部空间的分类与特点进行详细阐述,依据相关书籍理论阐述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要素,并叙述地域特色与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嘉绒藏区同类型小镇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过度开发建设而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未进行科学设计导致功能分区不合理、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交通系统建设薄弱的问题以及忽视传统建筑风貌、缺失特色空间的营造而呈现千镇一面的现象。归纳嘉绒藏区小镇空间核心特征与特色因子;并总结出以生态环境为先构建山水格局、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建立高效的交通系统与运用当地材料统一建筑风貌等值得借鉴的建设经验;以前文为基础,从外部空间形态与外部空间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提出针对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的空间设计策略;梳理归纳九寨沟漳扎镇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环境资源及空间特征,对九寨沟漳扎镇彭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基于其空间现状以及前文提出的空间设计策略,提出契合彭丰社区的空间设计策略;文章最后对本文提出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并反思其在针对不同空间特征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该设计策略的提出为今后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保护嘉绒藏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实现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