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阿托品是临床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经典药物,大量的动物实验也提示,阿托品能够抑制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旨在研究应用1%硫酸阿托品(sulfateatropine,SA)滴眼液对于豚鼠屈光发育的影响,以及检测形觉剥夺豚鼠和负镜片诱导豚鼠胆碱乙酰转移酶变化,分析探讨阿托品抑制近视的可能机制。方法:
1、实验动物:
出生3周的幼年英国种属短毛三色豚鼠(130-180g)58只,随机分为三组,即单眼形觉剥夺组(form-deprivationmyopia,FD)、未做实验处理组(normal,N)、单眼负镜片诱导组(negativelens-induced,NLD)。
2、实验分组:
2.1、未做实验处理组随机分为两组:单眼点1%硫酸阿托品组(即N+SA,n=8)和单眼点PBS液组(即N+PBS,n=8)
2.2、单眼形觉剥夺组随机分为两组:剥夺眼点1%硫酸阿托品组(即FD+SA,n=10)和剥夺眼点PBS液组(即FD+PBS,n=10),予头套法形觉剥夺4周,且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两周、四周时测量其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等参数。
2.3、单眼负镜片诱导组随机分为两组:诱导眼点1%硫酸阿托品组(即NLD+SA,n=12)和诱导眼点PBS液组即(NLD+PBS,n=10),予-4D镜片诱导11天,且分别在实验前、实验11天时测量其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等参数。
3、实验方法:
红外偏心验光仪进行屈光度的测量、自行改良的角膜曲率计进行角膜曲率的测量、法国Quantel-BVI公司的A超进行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眼轴长度的测量,以确认1%硫酸阿托品豚鼠屈光度、玻璃体腔深度、眼轴等参数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标记豚鼠巩膜上的胆碱乙酰转移酶,以确认单眼形觉剥夺豚鼠和单眼负镜片诱导豚鼠实验眼与对侧眼巩膜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量的不同。
4、实验步骤:
4.1、屈光度数的测量:屈光度数的测量在暗室里进行,不需麻醉,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4.2、角膜曲率的测量:角膜曲率的测量,不需麻醉,连续测量3次,分别读出垂直轴向与水平轴向的数值,取平均值。
4.3、眼轴长度测量:采用AVISOA/B超声诊断仪,0.5%的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后,将探头对准瞳孔中心,并垂直于角膜平面。每眼测量8次,取平均值。
4.5、分别于每天早上9:00时对各组豚鼠进行点药或PBS液。
4.6、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检测:实验结束时将豚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眼球,制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标记豚鼠巩膜中胆碱乙酰转移酶。
5、统计分析: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ttest)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ttest),p<0.05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实验初始时,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侧眼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各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的屈光度、玻璃体腔深度、眼轴长度等参数亦均无统计学差异。
2、单眼形觉剥夺组豚鼠在实验两周、四周时实验眼与对侧眼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3、单眼负镜片诱导组豚鼠在实验11天时实验眼与对侧眼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4、N+SA实验2周、4周时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等各参数与N+PBS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1%硫酸阿托品对未做实验处理的豚鼠屈光发育没有影响。
5、FD+SA实验2周(FD+SA:3.59±1.54D,FD+PBS:0.34±2.25D;P<0.01)、4周(FD+SA:1.59±2.01D,FD+PBS:-3.18±3.46D;P<0.01)时的剥夺眼较FDM+PBS的剥夺眼相对远视,同时伴有玻璃体腔深度相对变浅和眼轴相对变短。1%硫酸阿托品对豚鼠的形觉剥夺有抑制作用。
6、NLD+SA实验11天时(NLD+SA:3.09±1.32D,NLD+PBS:1.30±1.08D;P<0.01)负镜片诱导眼较NLD+PBS诱导眼相对远视,同时伴有玻璃体腔深度相对变浅和眼轴相对变短。1%硫酸阿托品对豚鼠的负镜片诱导有抑制作用。
7、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形觉剥夺眼、负镜片诱导眼巩膜中的胆碱乙酰转移酶与对侧眼相比明显升高。
结论:
1、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抑制豚鼠的实验性近视,但对屈光状态正常豚鼠的屈光发育没有影响。
2、1%硫酸阿托品对豚鼠实验性近视的抑制作用是部分抑制。
3、阿托品对豚鼠实验性近视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拮抗巩膜上的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