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研究——以免费义务教育和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初创为背景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及其财政保障问题始终是政府和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政府要努力解决好的突出问题。伴随着国家财政职能由经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特别是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及十七大报告中蕴含了关于财政保障的重大政策突破,对义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使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必须加紧研究的时代课题。本文正是对义务教育新政策环境的积极回应,希望通过对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研究,能够突破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推动免费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均衡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我国义务教育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通过问题提出说明选题原因,通过文献综述引出本文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责任。笔者从理论分析和政策法规两个层面对义务教育投资进行剖析,明晰了保障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目的是使政府从指导思想上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从而在资金、人才、设施等各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同时为后面章节的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部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笔者在研究中运用较新的数据资料和比较全面的统计指标,通过总量投入、供给结构和执行情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步形成对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理性认识。 第四部分,国外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本文借鉴了其他国家在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方面的经验,并在对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的同时从中得到启示,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改革提供思路。 第五部分,改革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笔者在结合国际经验和对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义务教育区别性财政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对该思路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在政府财政的投入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监管约束机制等几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我同一性是当下人们在探讨生命归属与意义时的重要心理学概念。顺利发展的自我同一性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本文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