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现状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子田径七项全能是由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跳远、标枪和800米七个项目组成的综合性比赛项目,比赛过程为两天,七个项目按一定顺序进行,成绩按照统一评分表将各单项所得分累加计算,总分多者为优胜,只有最后一个项目结束才能确定冠军的归属。女子七项全能是国际田联在五项全能的基础上,增加了200米和标枪两个项目设立的,到目前为止,项目没有变化。作为一个特殊项目,它具有比赛项目多、消耗体力大、耗费时间长,要求运动员具有技术全面、意志顽强等特点,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运动员需要有极强的毅力来竞争这个项目,所以,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女子七项全能冠军的运动员被称为“女铁人”。从1981年国际田联设立女子七项全能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汉城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乔伊娜·克西以7291分获得女子七项全能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她的纪录保持至今。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是反映一个国家女子田径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的优秀运动员,不断有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随着科学技术在训练中的广泛运用,以及运动员选材越来越科学,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将会不断提高。从国际田联设立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开始,我国与世界水平相比就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朱玉清在1985年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的第八名,后来,虽然也曾出现过马苗兰的6750分的年度世界第三的好成绩,但在国际大赛上,中国女子运动员很少取得佳绩。2000—2007年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前十名平均成绩6441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前十名平均成绩5575分,两者相差866分,基本上相差一个项目的分数。在亚洲,我国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1998年和2002年的亚运会冠军(沈盛妃),但在这以后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亚运会及东亚运动会中,我国运动员都与冠军失之交臂,甚至没有进入前三名。作为亚洲的田径强国,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目前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找出落后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不断完善我们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借鉴外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经验,在较短时间内赶超世界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身体素质、单项差距、总成绩差距、子项分布特点以及训练、竞赛体制等多方面,对我国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对策是:1结论:1.1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目前进步缓慢,从单项成绩、总成绩及整体水平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我国运动员要想赶超世界水平需要更加合理的选材和科学的训练。1.2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身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体重明显较世界优秀运动员轻,导致我国运动员力量较差,致使占七项全能总分比重较大的短跑、跳跃项目分数较低;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下肢长、指距较国外优秀运动员短,制约了运动员跳跃、投掷及竞速类项目的发挥。1.3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跳高、跳远、200米和800米几个项目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距较大,跨栏、投掷项目成绩相对差距较小。1.4我国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机会少,国际大赛经验缺失,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能力不足。2对策:2.1借鉴国外经验,改变现行的青少年田径竞赛方法,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培养和选材提供质和量的保证。2.2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注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培养全面型发展的运动员,使其成为真正的“全能能手”。2.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将那些身材较高、四肢修长、体型匀称、反应快、爆发力好、意志品质顽强的青年运动员加以精心培养,使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冲出亚洲,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4加强运动员、教练员、科技人员、医务人员等的科学管理,使运动训练过程的大环境真正为运动员服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注意和成就目标定向是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对运动技能监控和调节及全面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的两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借助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篮球专选班
我国跳高运动员在世界田坛曾有过辉煌,有三人五次分别采用不同技术打破世界纪录。1957年我国著名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采用剪式跳高技术以1.77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从而震动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