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菌致病性分化与致病基因GMK1核苷酸序列比较的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不同地区来源的35个小麦全蚀病菌菌株主要进行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1)致病力测定。取每个菌株对6种作物(小麦、大麦、黑麦、水稻、燕麦、玉米)接种。分别比较其菌丝侵染根系情况、寄主生长状况、根系危害严重程度、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出现致病力分化现象。不同菌株接种到小麦后,致病力不同,G4、G13、G18、G28、G35对小麦致病力都较强;G11、G17、G19、G26菌株对小麦致病力都较弱。同一菌株对六种寄主上也存在着致病力差异。总体表现为:小麦发病最为严重;其次是大麦、黑麦、水稻;燕麦和玉米几乎都不发病。2)菌株间GMK1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比较。在35个菌株中,根据病菌致病性分化情况,挑选12个代表菌株,并依据Genebank的GMK1及其同源基因,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GMK1基因第二、第三两个外显子及其之间的内含子区。结果得到一个长度为490bp的片段,将它们的序列与Genebank GMK1的DNA、CDS相应区域比较,发现有5个菌株出现1个碱基变化,另外7个菌株没有变化。这说明我们克隆的目的片段非常保守,同源性很高。综合上述两个研究结果表明:菌株间存在的致病性分化现象与GMK1基因的第二、第三两个外显子及其之间的内含子序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其他文献
近段时间以来,“创新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用各自的教学实践来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关这方面的可行性经验也有很
该文从生态防治角度出发,针对设施栽培黄瓜所处的环境条件,提出了高温闷杀防治黄瓜黑星病的新技术,并详细研究了高温闷杀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在国内外率先采用高温诱导的方法
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水稻产区,近年来危害加重。二化螟分布广且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这可能与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生境中的遗传适应分子机制相关
该文首次应用生命表技术深入探讨了人工卵繁殖赤眼蜂的生态学特性;开展了人工卵繁殖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室内搜索能力和田间扩散及其攻击能力等行为学特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
学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受体(IL-11R)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在肿瘤靶向性治疗中的可能意义,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IL-11R在肝癌
谈谈报社几种关系的处理山东工人报董安华积极主动,当好喉舌。每家报社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处理好报社与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关系,是做好报社工作,发挥报纸作用的一个
中生菌素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农用抗生素类生物农药,但是对中生菌素的作用机制我们还没有深入的了解。长期大规模的田间应用表明农用抗生素在田间防治有些病害时具有比化学农药更好的防治效果,而离体抑菌(杀菌)效果却不及化学农药;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研究还发现长期应用这些农用抗生素,病原菌也未出现抗药性。所有这些研究结果和现象都说明农用抗生素不仅直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而且可能对植物体也发生了作用,提高了植
该文首先对十字花科菜田天敌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制剂、印楝素及性诱剂等生物防治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然后又确定了小菜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最初侵染源主要是越冬的菌核,其次,病残体内存活的菌丝也是纹枯病的初侵染源,病情在田间的发生、发展呈典型的S型曲线.水稻纹枯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至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