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现代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认同存在很大的分歧,尽管通过学者们几十年来不懈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在诸多方面都未达成共识。新时期,类词缀大量参与构词,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类词缀“化”入手,立足于“X化”存在和使用的现状,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希望通过研究,深化对类词缀“化”及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学术界对“X化”构词模式中“化”的界定主要有“实语素、典型词缀、类词缀”三种看法,本文从三者界定标准的分歧出发,探究其类词缀的属性,进而描述其单向高搭配性、定位性、语义虚化等性质。
类后缀“化”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词汇理论、语言潜显理论对其粘附成分进行分析描写。在“X化”模式中,只有具备性质义的词根才能进入“X化”。“化”缀词的反义构成不是匀质的语法现象,本文以反义构成为切入点,探讨由“X化”语法模式构成的语法意义上的临时词正是潜词显化这一现象,有更多的词语处于潜词状态。
词类问题一直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学术界关于词类问题的观点分歧非常复杂,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然而,要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深入研究,词类问题自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化”缀词词性的研究也是如此。本文运用韵律句法学理论,从“化”缀词词性研究的分歧入手,通过分析类词缀词性不唯一,来探讨“化”缀词动词、形容词及名词词性,并进一步阐述“化”缀词词性受到词根X词性、词根X音节数及词根X语义等多种因素综合制约。
三个平面理论是语言学界研究汉语特点的重要方法,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出发,力求对“X化”的特点作全方位的阐释和说明,特别是对“X化”特有的句法、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作必要的说明。
语法化现象一直在影响着汉语,词根词缀化是汉语自身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语法化理论和预测语言学理论,对类后缀“化”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阐发。“X化”中的类后缀“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词缀化趋势,英汉接触所产生的借词加速了类后缀“化”的产生。类后缀“化”可能会进一步虚化为词缀,也可能长期保持在类词缀的状态或者消失。
总之,本文在研究中注意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通过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立足于语料库的统计和“X化”的使用现状分析,对新时期“X化”的语法模式进行系统的描写和分析,明确“化”的归属、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等,希望通过本文系统的研究能使人们全面了解“X化”的用法,为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尽应有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