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碑文所见人口姓氏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碑文着重叙述碑主的姓氏始祖与得姓祖先,这些祖先多是三皇五帝传说时代、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以及秦汉时代的名人,因其功绩卓著而被后人敬奉、尊为始祖。此外,由于东汉谶纬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盛行,星辰也成为东汉人认同的始祖,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对姓氏的重视。东汉碑文在叙述碑主家世时不少记载了其祖先的迁徙历程,这反映了先秦秦汉时期的人口迁徙情况。周代的分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的采邑分封、秦与西汉初年的六国迁移、西汉时期的士兵归乡、两汉时期的实边开发、两汉时期的仕宦迁移以及先秦秦汉时期的时局纷乱迁移等,是东汉碑文中记载祖先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些迁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即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政治稳定、平衡经济发展。同时,碑文中大量祖先迁移的记载,反映了东汉人对氏族迁移问题的重视、对祖先和故地的思念。碑主世系内容的记载方式借鉴了东汉时期的家族谱牒,记载形式与《史记》、《汉书》中人物列传的记载方式相同,东汉姓氏思想继承并发展了西汉时期的姓氏观念。东汉后期姓氏观念更加突出,从而形成了大姓氏族,如“四世五公”的袁氏,“四世三公”的杨氏,世代传承的孔氏以及因东汉建国有功而宗族势力庞大的樊氏、赵氏等。对宗族外部来说,这些大姓宗族以家传经学、世代仕宦以及其他方式影响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对宗族内部来说,又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族规”约束并团结族人,使其相互扶持、相互监督、共同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东汉政府对基层民众管理的不足。他们相互约束、相互救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种宗族的团结,与死后的厚葬以及仕宦后相求归乡的强烈愿望是相对应的。东汉碑文从叙述始祖、祖先迁移,到大姓门阀的记载,无不透露着对姓氏、祖先与宗族的认同。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择80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
抽屉原理也被称作狄利克雷原理或者被称作鸽巢原理.研究抽屉原理在中学数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抽屉原理解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根据题意构造出抽屉模型和怎样找出符合题目
目的:探讨分析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玉林地区新生儿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玉林地区出生的新生儿143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