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Gdla调控小鼠骨瘤FBJ细胞转移性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已建立的小鼠骨肉瘤FBJ细胞系中,FBJ—S1细胞具有低肿瘤转移性并富含神经节苷脂GD1a,而FBJ-LL细胞则是高肿瘤转移性并缺乏GD1a。迄今已证明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GD1a调控着FBJ细胞的肿瘤转移能力,如细胞运动性、与基质的粘着性、移植到小鼠体内后转移到肝脏的克隆数量等。为阐明GD1a在FBJ细胞中调控的特定的分子,用半定量PCR筛选了一系列肿瘤相关分子,发现GD1a参与正向调控两种肿瘤转化抑制基因——Caveolin-1和Stiml的表达。   对FBJ细胞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探索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帆)可增高FBJ细胞的运动性,提高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的生存率并增加转录水平的TNFα和MMP-9产量。进一步研究证明TNFα在一系列FBJ细胞系中均与GD1a的含量成反比,GD1a在FBJ细胞中负调控TNFα的表达,Caveolin-1位于TNFα的上游并抑制TNFα的合成。而且,GD1a通过Caveolin-1在caveolae上和TNFR2结合抑制TNFα。使用特异性抑制剂以及siRNA技术,阐明了GD1a调节TNFα表达的细胞内信号途径:1)RhoB/Pkn1和Jak/Stat信号途径是必需的TNFα合成通路,并且GD1a抑制TNFα通过RhoB/Pkn1和Jak/Stat信号途径;2)MAPK-ERK信号途径与TNFα的合成无关,但转导了GD1a抑制TNFα的信号;3)MAPK-p38和JNK也参与TNFα的合成,但并不介导GD1a调控TNFα的信号通路。   RT—PCR结果揭示,在FBJ细胞中HGF的基因表达与GD1a的含量相反。GM2/GD2合成酶正义链cDNA转染FBJ—LL细胞升高GD1a的含量后,降低了HGF的表达;用GD1a合成酶St3ga12和St3ga15的siRNA共同转染细胞,成功抑制GD1a的合成后上调了HGF的水平。用siRNA沉默Pkn1导致HGF水平升高。在Caveolin-1 siRNA稳定转染的细胞内引入Caveolin-1正义链cDNA重新表达Caveolin-1后,将被Caveolin-1 siRNA上调的HGF的表达降低至原来的表达水平,表明GD1a通过Pkn1和Caveolin-1在小鼠FBJ细胞中调控HGF的表达。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HNK)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  1.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NK对人结肠癌
本文简述了高血压病的一般机理、高血压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钙通道阻断剂(CCB)的研究现状等,着重介绍了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盐酸巴尼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
海洋硫酸多糖916是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进入临床试验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类新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病症多为联合用药,在开发新药过程中若希望与其它药物共用,应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洛伐他汀(lovastatin,以下简称LV),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HMC-CoA)还原酶抑制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与916同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目前国内有关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少,本文选择洛伐他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