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河道管理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宋初河道管理机构先后为三司修造案和三司河渠司。嘉祐三年罢三司河渠司置都水监。元丰改制以后,实行都水监与水部共同职掌水政的双轨制模式。整体上呈现出财权控制水权的运作机制。绍兴十年废都水监,水部独掌水政。宋代水环境污染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染、手工业废水污染和因战争、自然灾害、治安等因素导致的流尸污染。宋政府通过立法查禁、监督举报、发明排污过滤技术、掩埋祭祀等方式加强治理,南宋时期临安新兴了清理垃圾的行业。宋朝为加强绿化,缘河州军需按时植树造林,登记入簿并纳入官员离任交接的政绩考核;对百姓划分户等,分配植树指标。平时加强清查林木,及时补植枯树,严禁私伐及人畜毁损,保证青活数量。宋代在河道管理中实行“范”巡查制度。在非汛期,缘河州军长官两月一巡堤,后改为一月一巡堤,每年许一人入朝奏事。埽所是固定的巡查基地,埽所之下又设铺屋,灵活地设置于急需处。在汛期,立木为水则,监测水情,所有巡查人员进入高度警备状态,严禁擅离职守。皇帝亲临现场或遣专员坐镇巡查指挥。严格查办侵堤坏堤、行凶抢劫等治安事件,建立落水危溺救助和责任追究制。界河是宋辽边境一道重要的国防线,严禁渔捕,视为禁区。河渡之官渡、买扑渡通行均须出示凭证,私渡被明令禁止。为打击走私、稽查奸细、搜捕盗贼,对通行船只实行买牌上船制度。河清兵、捍江兵、开江兵等专业水利兵作用不可忽视。渔业组织以江南地区为盛,官方渔业组织规模较大,民间渔业组织按保甲制形式,以家族为单位或依附于豪户构成,鱼贩的出现促进了渔业市场的兴盛,渔业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宋代有爱惜民力、不违农时、顺天应时、不违水性的河道管理理念。治河劳役以役兵为主,役民其次。治河经费来源主要有中央拨款和地方自筹两种途径,其中度牒作为特殊拨款、筹款形式,经济作用突出。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富民、家族组织和寺院经济等社会集资筹措经费。宣传教化在中央主要以面谕、宣谕、降诏褒谕和劝谕的形式;在地方以榜文、碑文的形式;在民间以控制舆论的形式实现宣传教化目的,整体上渗透着皇权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