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至1949年《申报》先后经历了日伪统治与国民党统治两个时期。日伪统治时期《申报》副刊有《自由谈》、《白茅》,国民党统治时期《申报》副刊有《自由谈》、《春秋》、《文学》、《文史》、《科学周刊》、《学津》、《出版界》等。前一个时期,《申报》处于异族的残酷统治之下,后一个时期《申报》处于本族的高压统治之下,由于异族统治与本族统治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前后两个时期的《申报》副刊呈现出不同的文学世界。日伪残酷统治下《申报》副刊的文学世界最突出的表现是“言”与“不言”。当时上海文人作为中国人不愿意替日本法西斯鼓吹“大东亚共荣圈文化”,即“不愿言”。同时,由于当时上海特定的环境,上海文人不能创作与发表宣传抗战的作品,即“不能言”。他们所能言者,是那些生活化的文学作品、消遣性的市民文学、戏剧理论与其他的文学创作等,其中消遣性的市民文学主要指通俗言情小说《秋海棠》以及一些商业化、剧场化的戏剧。国民党高压统治下《申报》副刊呈现出另一种不同的文学世界。此时《申报》副刊的文字要求有清醒而正确的观点,更好地影响读者。所以副刊的文字必须言有其物,使读者能接触现实,增进知识。同时,《春秋》、《文学》、《文史》、《科学周刊》、《学津》等副刊与《自由谈》相互补充。具体地说,一是指导性的文学批评,如当时文学批评状况之批评、关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等。二是现实性的文学创作,如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等,其中以散文为主。三是多样化的翻译文学,如汉译苏俄文学、汉译英美文学、汉译法国文学以及其它国家的汉译文学。四是知识化的科普文艺。五是纪实性的传记文学和考据性文章。这一时期《申报》副刊的文学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文学世界存在异同。其相同点主要在于政权控制、《自由谈》不自由、注重通俗文学创作等方面,不同点主要在于作家群的变化、文学创作侧重点及影响的广度等方面。综观1941年至1949年的《申报》副刊,可以看出,当时上海文人没有因为高压统治而放弃文学创作,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我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如日伪统治时期,其作品表现了上海人民所承受的巨大苦难甚至牺牲,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们加强了与时代和世界的联系,不仅有文艺理论的探讨,还有大量中外名著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