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表面镍基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errylearns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合金是一种可以在持续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其本身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如抗高温氧化腐蚀、抗热疲劳性能、良好的热塑性、耐应力腐蚀等,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烟气轮机等部位应用广泛。在较长的使用时间与严苛的使用环境下,其本身会发生力学性能的退化、氧化腐蚀、疲劳及高温蠕变等退化。复合镀是基于电镀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增强金属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等的技术。为提高高温合金本身硬度、耐磨性与热性能,使用复合镀技术在其表面生成一层沉积层。使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复合镀的工艺条件。当电镀温度为40℃,电流密度为4A/dm2,搅拌速率为200r/min,颗粒添加量为5g/L,时间宜选择70min时镀层的硬度最大,为642.6HV。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知,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过高的温度不利于镀层硬度的提升。通过对颗粒添加量与时间的单因素探讨得知,颗粒的沉积符合两步沉积理论,后期颗粒的沉积速率变慢。通过金相分析得知,闪镀工艺对镀层的结合力至关重要,同时闪镀层可以使镀层表面更加平整、光亮。复合镀层与光亮镀镍层的硬度、耐蚀性优于高温合金本身。对比复合镀层与镀镍层的显微形貌,发现同样的电镀工艺下,复合镀层比镀镍层拥有更小的晶粒尺寸,这是其硬度提升的因素之一。复合镀层与镀镍层磨损方式不同,复合镀层磨损为粘着磨损而镀镍层为挤压磨损。比较镀镍层与复合镀的耐蚀性发现,二者耐蚀性优于高温合金,且具有更小的腐蚀速率,一周期盐雾试验后,腐蚀面积更小。通过热处理能提高镀层表面硬度却降低了镀层表面耐蚀性。通过XRD测试发现,镀层在200℃热处理过程中,晶粒有所细化,为15.40nm,在此过程中硬度得到加强,增大至672.4HV。温度继续增加,晶粒变大,400℃时增大至47.15nm。热处理时间过长导致镀层表面发生轻微氧化,热处理2h时的硬度最大。300次热疲劳后镀层表面没有发生断裂、脱落说明镀层热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加工性,是用途最广泛的通用塑料。高结晶聚丙烯(HCPP)具有高刚性、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热变形性,成型周期缩短、高韧性、良好耐损伤
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抑制卵泡生长发育,调节母禽就巢和孵卵等母性行为的重要作用,血浆中PRL水平受到PRL基因的调控。本研究旨在分析鹅PRL基因5’-UTR的多态性及其与鹅重要经
非生物胁迫,尤其是盐胁迫是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Na+/H+逆向转运蛋白在应对盐胁迫上具有重要作用,液泡膜上的H+-Ppase质子泵为Na+/H+逆向转运蛋白提供H+驱动力。
地球上80%以上植物的根系都与一类土壤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s fungi,AMF)形成互惠共生体。AMF具有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