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如何使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葆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监督催生动力,强化党内监督是党永葆先进性、实现党内和谐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如何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内正常政治生活,根除腐败现象,增强党的“免疫功能”,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监督有过积极的探索,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中也有心酸的曲折经历。因此,对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实践进行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对当前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经历了四个阶段:积极探索阶段:1949年建国到1956年八大召开;曲折倒退阶段:1956年八大以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逐步完善阶段: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之前;改革创新阶段:2002年十六大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在发展历程中,不仅存在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而且存在着深刻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当前党内监督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例如党内监督意识不强、党内监督专门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事前和事中监督不力、“一把手”难以监督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本文在掌握史实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实践历程的历史考察以总结党内监督的经验和教训,并进一步联系现实,通过对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当前解决党内监督存在的难题的可行性对策,为加强党的建设、消除党内腐败、实现党内和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