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升级阶段,粮食类食物的消费量下降,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明显增加,但贫困县的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安全状况都低于我国农村平均水平。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形势下外出务工对贫困地区食物消费状况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使用抽样获得的陕西省镇安县、洛南县,云南省武定县、会泽县以及贵州省盘县、正安县2015年136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将有外出务工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调整样本的选择性偏差,降低内生性导致的估计偏误,分析有外出务工对农户食物消费的影响,并采用二次近似理想需求模型,探究外出务工不同特征对农户食物消费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贫困地区外出务工数量较多,几乎一半的农户都有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占样本户的52.16%。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基本特征与全国农民工的基本特征总体相似,主要是男性为主、青壮年为主、初中受教育水平为主、省内务工为主、非农就业为主、长期务工为主。2.贫困地区农户年人均食物总消费为3895.06元,占总消费支出的34.1%。从食物消费支出份额的角度看,农户食物消费结构以粮食、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品为主,其中,粮食类消费最多,动物性食品和蔬菜水果消费较少,另外,烟酒茶饮料消费却不低。将农户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从收入水平、贫困户、少数民族和外出务工、汇款五类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食物种类的消费支出差异显著。3.外出务工是影响在家成员食物消费的重要因素。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外出务工对在家成员食物消费的影响,发现贫困地区农户外出务工能提高农户的食物消费水平,改善农户食物消费状况。4.采用QUAIDS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特征对农户食物消费的影响,发现外出务工特征,特别是户主外出、工作类型和外出比例这三个变量,对于农户的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影响显著。这些变量不仅从消费观念和习惯上影响了在家成员的食物消费,同时也从汇款收入这个角度影响了在家成员的食物消费。从控制变量看,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地区差异对于食物消费的影响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