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很多场合需要支持数吉比特每秒的传输速率。本世纪以来,各国相继开放了60 GHz附近连续的5-7 GHz带宽用于毫米波短距离高速传输应用,比如无线个域网(WPAN)和无线高清多媒体(wireless HD)等。这极大地激发了学术与工业界对60 GHz毫米波接收机的研究热情,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而在这些成果中硅基CMOS工艺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一种高集成度及低成本的工艺,CMOS工艺的进步使之在毫米波频段已经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研究60 GHz硅基毫米波接收机对60 GHz通信技术的普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65nm CMOS工艺对60 GHz毫米波接收机及其关键电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及可变增益放大器等。本文讨论了CMOS毫米波电路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毫米波电路设计区别于吉赫兹电路的特点包括晶体管工作在接近其极限频率、信号波长短造成互连线的分布效应不可忽略、寄生参数对电路工作状态影响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毫米波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分析了CMOS工艺中包括传输线、电感、电容和晶体管等基本元器件在毫米波频段的特性及在电路设计中的考虑。介绍了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立片上无源元件模型的过程,通过两种巴伦,即变压器巴伦和Marchand巴伦为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分析了它们在阻性与容性负载情况下的特性。本文分析了MOS晶体管在各极端接阻抗时的输入阻抗、跨导与噪声性能,在后续电路设计中可直接引用这些结论。为了获得足够的增益,本文中的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了多级级联的结构,并针对每级的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一级采用了共源结构以同时获得较好的输入阻抗匹配与噪声性能,而在后续各级使用共源共栅结构以提高隔离度并获得较高的增益。在本文中,为了改善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匹配、噪声、增益及带宽等性能,采用了输入LC阶梯网络、共源共栅中和电感、栅极反馈电感和级间T型网络等电感性能提升技术。所设计出的低噪声放大器具有17.3 dB的增益和20 GHz的带宽,噪声系数小于5 dB,由此总结出了改进的60 GHz低噪声放大器的公式化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电流复用正反馈结构的低噪声放大器,并分析了其稳定性、跨导及噪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在小于10 mW的功耗时具有14.9 dB的增益和16 GHz的带宽,揭示了其低功耗应用潜力。本文指出了传统Gilbert结构混频器直接应用于基于滑动中频结构的60 GHz接收机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混频器的中频带宽相对信道带宽较窄。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Gilbe rt结构提出了带有LCR串联谐振网络和交叉耦合对的混频器结构。这种结构在Gilbert跨导级采用了电流注入及电感调谐技术,而在负载级加入了并联的LCR串联谐振网络和交叉耦合对引入负电导,以同时扩展带宽和弥补增益的损失。通过对这种结构的增益与带宽进行分析,得到了其增益带宽积随负电导增加而升高的结论,测试结果表明其增益为3 dB时中频带宽为6.5-17.5 GHz,而增益为7.5 dB时具有8 GHz的中频带宽,证明了其同时具有适度增益与宽带特性。本文对应用于60 GHz通信系统的接收链路进行了集成。将整个链路分为两个芯片,芯片1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第一下变频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芯片2包括I/Q正交混频器、除二分频器、低通滤波器及可变增益放大器等。接收机采用了基于滑动中频的二次变频结构,其中第一本振为48 GHz,由24 GHz本振源与倍频器得到,中频位于12 GHz附近,第二本振为正交信号,由24 GHz本振源经除二分频器得到。由于60 GHz通信系统中单信道带宽超过了2 GHz,接收链路中的所有模块都采用了宽带设计技术,本文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讨论。测试结果表明这两个芯片功能正确,性能良好,证明了CMOS工艺在60GHz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