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多丽丝·莱辛两部作品中双性同体观的体现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rabit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国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广泛。身为一名女性作家,莱辛亲身感受到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认识到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压制。在文学作品中,她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传统社会中不断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因此,人们都认为莱辛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然而,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她并不是像传统的女权主义者一样,主张通过女性和男性的相互斗争来获得自己的权利,而是希望通过两性的共同努力,来获取女性的权利,创造一个不分裂的世界。这个观点正好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的观点相吻合。伍尔夫在其《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明确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的观点。她认为这一观点就是柯勒律治所认为的,“睿智的头脑都是雌雄同体的。”虽然在作品中,莱辛并没有明确地直接引用这个词语,但是我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出,她显然是接受这一观点的。而且莱辛还认为,这是摆脱“性战争”,实现女性真正自由的良方。本文通过重读多丽丝·莱辛的两部经典著作短篇小说《爱的习惯》和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分析了莱辛“双性同体”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在仔细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莱辛的“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伍尔夫对于莱辛这一思想形成的影响,揭露“双性同体”思想的内涵,加深人们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后,文章总结性地指出,莱辛这两部作品充分的体现了她的双性同体的观点。本文期望通过对莱辛双性同体观点的阐释,能够使读者减少对莱辛的女权主义者的误解,并且加深读者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以及促进这一思想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其他文献
期刊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的一部重要作品,它讲述了19世纪末期处于社会底层的一个善良的女子珍妮的悲惨生活。自从1911年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对于珍妮姑娘的悲剧根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