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和范围的增加,逐渐涉及到的众多高硫煤层中以及岩瘤、岩墙等地质条件下,常伴有H2S气体异常富集涌出的现象。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酸性活跃气体,作为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会对工作面人员的职业健康和有序开采作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工程上针对高浓度H2S涌出问题,通常采用煤体内部钻孔注碱的预处理方式以及巷道喷淋碱雾的治理措施,对于注碱未被处理掉的H2S或不能采用煤体注水的煤层地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和范围的增加,逐渐涉及到的众多高硫煤层中以及岩瘤、岩墙等地质条件下,常伴有H2S气体异常富集涌出的现象。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酸性活跃气体,作为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会对工作面人员的职业健康和有序开采作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工程上针对高浓度H2S涌出问题,通常采用煤体内部钻孔注碱的预处理方式以及巷道喷淋碱雾的治理措施,对于注碱未被处理掉的H2S或不能采用煤体注水的煤层地质条件,通常采用巷道喷洒碱雾或碱性泡沫覆盖的治理手段,巷道作业面是工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明确H2S在采掘过程中涌入巷道的扩散分布规律以及防治手段至关重要。本文应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通过COMSOL仿真数值求解器求解N-S方程、对流-扩散方程等数学模型的流场以及化学传递场的多场耦合,从多维度研究了工作面流场特征以及涌出H2S气体的时空演化扩散分布规律;提出气-液两相涡旋碱雾治理巷道涌出H2S的技术措施,应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喷头涡旋特性、流体雾化形态及特征,为进一步工程应用奠定基础,结论如下:(1)综采面涌出H2S扩散规律呈现解吸涌出、等值对流、弥漫扩散三个动态阶段,分布规律呈现惯性对流高浓度区、过渡扩散低浓度区、回风旋涡紊流区三个特性区域;综掘面涌出H2S扩散规律呈现对流稀释、涡流弥散、扩散沉降三个阶段,分布规律呈现稀释域、滞留团、扩散带、沉降区4个特征区域。(2)综采面回风巷H2S浓度分布及变化特征:回风巷内帮5~10 m范围内会出现风流涡旋区,在该流场作用下会出现H2S气体回流涡旋;沿回风巷气体流出方向,H2S浓度呈逐渐增大而后又略有降低的变化趋势;内帮的H2S浓度较外帮高,并逐渐过渡,回风巷中H2S传感器建议安设在内帮;顶底板垂直方向呈现上下两侧H2S浓度高,中部浓度低,同时底板的浓度较顶板浓度高的分布趋势;回风巷中部采样点的H2S浓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增幅斜率先增后减。(3)综采工作面H2S浓度分布及变化特征:沿采煤机下风流沿线以及采煤机向行人一侧过渡的两个方向上,H2S浓度分布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H2S涌出浓度随时间呈线性扩散,距底板1.6 m人员呼吸的位置,H2S分子的扩散速度约为风流速度的1.26~1.46倍;采煤机下风流的扩散距离x越远,行人侧受污染的程度越大,行人侧的H2S最高扩散浓度C与x关系满足下式:C=4.92e(x-5)/8.833-4.92重点关注距离机身后方20以外的污染区域,针对H2S气体异常涌出的矿井中,可以在该区域行人侧的位置安设若干检测装置。(4)综掘面风流流场特征:当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煤壁距离较远时呈现涡流区、回流区、稳态区,当距离较近时呈现强混区、紊流区、涡流区的不同特征;在风筒与掘进面之间存在一个“负压区”,该区域随着风筒出风口靠近掘进工作面煤壁而逐渐向前移动,正负压差会产生涡流现象,从而涡流会逐渐靠近煤壁面。(5)综掘面H2S浓度分布及变化特征:风筒一侧的司机位置处H2S浓度随时间推移呈线性递增趋势;沿回风侧沿程H2S浓度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风筒出风口距煤壁3 m对稀释H2S气体有促进作用;根据分布特征,H2S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设在风筒对面的煤壁处较为合理。(6)研究表明雾化涡旋喷头可以产生索太尔均径在10~100μm的涡旋干雾特性流体,在水压为0.24 MPa,气压为0.45 MPa的工况下可产生55°左右的雾化范围,单个喷头耗水量<1 L/min,水耗量与气压及水压的变化是大致呈正比的关系;雾滴粒径分布规律为:随着沿喷嘴喷射方向距离的不断增加,索太尔均径逐渐增大;沿自下及上的垂直方向雾滴粒径先减后增,且正负方向相同距离对应点粒径呈不对称分布;其他表征粒径依托升高的气压不同程度变小,依托升高的水压不同程度增大。
其他文献
我国钙芒硝资源储量巨大,是硫酸钠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钙芒硝开采的方法主要为水溶开采,已有的水溶开采方法与理论无法对钙芒硝矿进行有效的溶解与渗透,导致开采效率低下。钙芒硝盐岩溶浸过程中,细观结构的演化会引起渗透性的变化,进而影响溶浸效率;并且随着矿体溶浸的进行,其力学特性的不断弱化,逐渐失去支撑作用,有极大事故风险。此外,钙芒硝盐岩分布广泛,是层状盐岩中的常见的一种夹层,在盐穴储
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燃料。目前,由于煤炭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加,浅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深部开采已成为我国未来煤炭资源开采的必然趋势。然而,深部煤岩体的组织结构,行为特征和工程响应与浅部煤岩体相比,其所处的深部“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力学环境,使深部煤岩体力学性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成为国内外采矿工程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围岩应力是偏应力和球应力的叠加。偏应力控制岩体单元的形状变形,球
我国煤矸石的堆存量已达70余亿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但目前我国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仍主要集中于水泥生产、制砖等低附加值领域,亟待探寻煤矸石的高附加值利用方向。地质聚合物(简称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硅铝胶凝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地聚物还在废水处理的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耐酸性和吸附性能,并且煤伴生固废在作为原料制备成地聚物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解决固废问题的
出于我国国防安全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在西部多年冻土地区开始建设。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冻结法井巷掘进安全,冻结温度不断降低。为了解决多年冻土以及人工低温冻土强度高,传统机械开挖掘进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采用钻眼爆破法进行开挖掘进。但是目前针对于冻土钻眼爆破设计施工大多按照岩石爆破经验进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冻结黏土爆破特性
基于数字企业就业的视角,利用2009—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运用经济学模型和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数字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显著增加了数字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却未增加人均工资水平。量化分析表明,加速折旧政策的适用数字企业范围每扩大1个标准差,数字企业将平均增加约4.4%的劳动力就业。动态效应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具有长期
随着国家对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需要,我国兴建了一大批高风险山岭隧道,这些隧道在修建过程中极容易揭露富水断层致灾构造,发生大规模突涌水灾害,轻则损坏机具造成工期延误,重则危害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从本质来讲,隧道断层突水是断层内富集的自由水通过断层原生或次生裂隙网络快速涌入净空面的过程,是应力-渗流-损伤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隧道下穿富水断层破碎带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制,对于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煤炭开采与洗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废资源煤矸石。高岭石含量高的煤矸石又可称煤系高岭土,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表面有丰富的活性羟基,可作为水体悬浮物、油类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的吸附骨架,对污染物的吸附、迁移和降解等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煤炭开采和电镀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这些废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安全。因此本文提出以废治废的思路,将煤系高
微生物增产煤层气技术(MECo M)通过将厌氧微生物菌群及其营养液注入到煤层中,利用能够降解煤的微生物的特性,人工提速煤层原位生物甲烷生成。该技术能够实现废弃矿井和难开采煤层(如薄煤层)的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问题。目前对放大模拟培养下厌氧降解煤产甲烷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中间代谢产物和煤结构特征所知甚少,而逐步放大培养的尺度效应研究能为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产气向工业化应用的转变提供重要指导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对新能源的研究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而高温地热资源因其储量大,清洁高效等优点逐渐进入人类的视野。在高温地热资源提取过程中,人工热储层的改造对地热开采效率有重大影响。在开采中,由于热量的提取,岩体的温度降低不可避免,通过现场的工程实际可以发现,随着工程的推进,储层的渗透性增加,这表明热量的提取过程中,岩石裂隙的通道扩张,从而导致岩体裂隙的渗透性发生变化。而岩体裂隙的渗透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煤炭开采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矿压预测研究中也备受青睐,但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的矿压预测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矿压预测研究工作大多重在利用不同的算法或改进模型来实现单个或短期内几个数据的高精度预测,忽视了实测矿压数据处理对矿压数据预测的影响,且尚无研究表明能够实现连续、长期的矿压数据超前预测。然而,相较于单个或短期内几个数据的预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