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逐步提升,加之对海外市场及先进技术需求的加大,对外投资活动日趋频繁,中国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投资并购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形式之一。然而,中国国有企业针对于美国市场的多次竞购活动均遭失败,这一情况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究其原因,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国内公众由于缺乏对该制度的全面认识,夸大了国家安全审查的作用,因此,造成了认识误区以及对其他原因的忽视。本文基于对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全面介绍,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在美的投资现状及受阻实例,并具体分析受阻的内外因素,最终,根据制度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全文共分导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作者首先通过数据介绍了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总体情况,反映了美国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接着,通过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在投资领域、投资金额上的优势描述,表明中国国有企业在美投资的主导地位。对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华为等典型失败案例的介绍,对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和失败原因做了初步的阐述和分析。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埃克森一弗洛里奥修正案》、《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等几部法案的描述,反映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国家主权理论和凯恩斯主义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并阐明了该制度的意义。第三部分从执行机构、程序内容、实体内容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描写了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内容,对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成员组成、运行机制、决策机制的特点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审查对象、审查范围、审查流程、审查标准建立起了较为合理的认识。在第四部分中,笔者从数据内容出发,总结归纳了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特点,破除了国内学者、公众对于该制度存在的认识误区。接着,以美国公众的认识出发,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内在缺陷是造成失败的内因。审查程序、审查标准等因素则是造成失败的外部因素。最后一部分,在了解了制度内容和受阻原因的基础之上,笔者从FINSA制度、CFIUS审查工作、与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关系、企业公关技巧、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中国国有企业在美竞购受阻状况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