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近海捕捞对象主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底层和近底层生物种类,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盲目加大,这些重要经济种类数量逐渐减少。80年代以来,中小型中上层鱼类逐渐替代传统底层鱼类成为捕捞的主要对象。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是东海与南海交界的一个过渡海区,渔场捕捞中上层鱼类历史悠久,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占福建省中上层鱼类总渔获量的80-90%,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的中上层鱼类重要产区。但是伴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利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中上层鱼类种群的渔业生物学特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表征为近年来蓝圆鲹、鲐鱼的渔获个体小型化现象加剧,幼鱼在渔获物中的比重加大。这种渔业生物学特征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渔业资源已处于一种生长型过度捕捞状态,对该种类资源的利用已不能再任其自然。
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学和渔业生物学的方法和理论,围绕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量和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等议题展开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基于灯光围网作业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渔业资源的对应关系,收集了1970-2000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逐月的灯光围网作业渔业资料(包括渔获量、捕捞力量、渔获物组成等)及2001-2006年主要中上层鱼类的体长、年龄等测定结果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主要中上层鱼类的种群生态学参数数据。
2、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包括蓝圆鲹(Dacapterus maruadsi)、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鲐鱼(Scomber japonicus)、颌圆鲹(Decapterusrusselli)、脂眼鲱(Etrumeus micropus)、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竹荚鱼(Trachueus japonicas)、大甲鲹(Megalaspis corayla)、扁舵鲣(Auxis thazardthazard)、青带小公鱼(Engraulis japonicus)、乌鲳(Parastromateus niger)、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牛眼凹肩鲹(Selar boops)、眼镜鱼(Menemaculata)、刺鲳(Psenopsis anomala)、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圆腹鲱(Dussumieria elopsoides)、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沟鲹(Atropusatropos)、飞鱼类等20余种,且主要渔获种类组成变动不大,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鲹、脂眼鲱、羽鳃鲐和竹荚鱼的产量和约占总产量的94.53%,其中优势种为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
3、在1970-2000年间,渔场的灯光围网年渔获量波动于1.8×104t-12×104t之间,平均约每年6.2×104t。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灯光围网渔获量相比70年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单位产量及年单位天产量的总体趋势稳步上升。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灯光围网作业产量在海洋捕捞业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渔场各汛期中春汛(3-6月)及夏汛(7-9月)产量要高于秋冬汛(10-12月及翌年1-2月)。
4、通过测定和计算主要中上层鱼类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并分析资源量和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变动趋势,发现2001-2006年主要中上层鱼类的最大叉长、最大体质量、最大年龄及平均叉长、平均体质量、平均年龄相比20世纪70-90年代数据均有减小的趋势,表明持续较高强度的捕捞已经引起中上层鱼类的低龄化和种群结构的简单化;生长和死亡参数也发生较大变化,渐近叉长L∞趋小,生长系数K加大,体质量生长拐点tr提前,死亡系数均加大,开发比率E提高,种群资源发生退化。
5、通过探讨资源状况及种群生态学特征变化与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饵料因素、气候变化及捕捞是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及其生态学特征变动的主要影响因子。
6、从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开展灯光围网渔场光源强度研究、实施最小可捕标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中上层渔业资源的管理对策,以期获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