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及文本流变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姑是道教的著名女仙,其故事自魏晋时期就广泛流传,麻姑的故事历经时代的演变,为后世留下了“沧海桑田”、“麻姑掷米”等美丽的传说。“麻姑献寿”是麻姑作为寿仙神格最具代表性的传说。麻姑女仙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列异传》中,但是“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较晚,在麻姑相关故事的流传过程中,较关注其中最具神采的“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及传播轨迹。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共计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探讨“麻姑献寿”传说形成和传播研究的价值,其次是整理有关“麻姑”故事研究的成果,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创新点。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时期麻姑女仙形象的确立,文章首先论述麻姑原型的缘起与流变,通过分析《列异传》的成书状况来探讨麻姑女仙最初的发源地,然后将《列异传》与《神仙传》中麻姑故事作对比分析,讨论魏晋时期麻姑形象的改变。第二章论述麻姑与唐人的长生观,麻姑信仰在唐代兴起,《全唐诗》中沧海桑田典故的频繁使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生命短暂的忧患,体现了焦灼的时间观念,在这种时间观念下唐代文人借助麻姑形象或麻姑故事表达长生诉求,本章通过整理《全唐诗》中关于麻姑的记录,探讨唐诗中麻姑形象被赋予的长生主题,进而确定麻姑寿仙神格形成于唐代。第三章论述“麻姑献寿”传说的成型。宋元时期麻姑信仰的正统化已经完善,麻姑的身份随着麻姑信仰的发展有所提升,“麻姑献寿”传说基本成型。通过整理《全宋诗》和《全宋词》中关于麻姑的记录,发现在宋元祝寿文学中已经能看到“麻姑”、“王母”和“献寿”三个要素同时出现的情况,“麻姑”形象与宴饮祷寿的关联基本建立,“麻姑献寿”传说的雏形由此形成。同时在传说形成的基础下,麻姑形象也发生着细微的改变,“麻姑掷米”、“麻姑爪”典故在宋元文学中也有所发展,这些是文学文本中麻姑故事的记载和传播,都为“麻姑献寿”传说在之后的通俗文学文本中的发展和成熟繁盛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麻姑献寿”传说定型和广泛传播的现象。“麻姑献寿”的传播表现在明清时期文学的各个领域。“麻姑献寿”传说最终在许善长《茯苓仙》传奇中得以定型。最后总结出“麻姑献寿”传说在明清得以广泛传播主要有四点原因:首先麻姑信仰的兴盛使得“麻姑献寿”传说广为流传,其次是麻姑女仙美丽与长生并存的独特特质刺激着文人的创作,再次《麻姑集》的出现极大繁荣了麻姑文学,最后明清时期是俗文学发展本就流传于民间的“麻姑献寿”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结语总结了“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和流变融合了文学、宗教、社会等因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文学特征,推动了“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和传播。
其他文献
毒品引发的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防控毒品引发的犯罪,基本形成了一套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社会政策体系。本文总结区分3个层次:针对社会整
<正>消毒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控各类畜禽传染病的主要环节,目前已引起畜禽场管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就消毒工作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搞好畜禽
<正>球形储罐(简称球罐)作为一种储存各种压缩气体、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容器,具有单位容积消耗钢材少、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钢铁、轻工、等
<正>患者女,34岁。10个月前于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前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图1),行二尖瓣肿瘤切除术并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病理诊断为二尖瓣前叶黏液
综述了羊肚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羊肚菌多糖、深层发酵、保健功效及羊肚菌功能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前,玉米播种机种类很多,结构原理各有差异。现以农哈哈2BY-4型播种机为例,其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保养技术介绍如下。1播种机的结构原理1.1结构及工作方式玉米播种机由种子箱
在互联网内容创业的媒介生态中,自媒体人通过内容生产聚集了多样化的粉丝群落。这些群落不仅仅是自媒体人的"受众商品",同时也成为自媒体内容生产的参与者和受众;他们与自媒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刑事科学技术在我国得以迅速地发展,并在刑事侦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的起步较迟,与西方国家相
本文在全面检索1985—2015年国内外黄瓜相关专利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国内专利的数量、布局、申请人分布等情况,从而反映我国对黄瓜的知识产权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