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在我国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迎来了巨大的成就,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教师是基础,是核心。美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制度促进了美国大学的勃兴,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制度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差距,这正是影响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关键。如何建立制度化、多样化、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师资队伍,就成为高校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任务。
本研究首先从厘清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制度的纵向历史沿革入手来揭示美国学术职业的发展轨迹,从中世纪的“教授”到1722年哈佛首位现代意义的教授诞生,到18世纪后期导师制的出现,再到19世纪产生位于教授和导师学衔之间的讲师,随后又先后产生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形成美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系列,并伴随以终身执教轨和非终身执教轨两种学术职业发展轨迹以及分层聘任制度的形成。纵观历史,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规律表现为:学衔与学位联系紧密;在可交叉的“双轨制”下实现的分层;在科层机构中行使着各层级的职业自治权;学衔层级间体现出相对平等主义的不严格等级性。
其次,本文研究了当前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学衔分类及聘任、晋升标准,分析出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内外部原因:第一,法令制度规定要对学术职业进行分层;第二,市场机制激励学术职业人员分层以提高效率;第三,对学术自由的保障规训了学术职业分层有终身与非终身之别;第四,学术职业人员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有在地位、声望、薪资待遇等方面划分层级的激励。
此外,本研究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卡内基分类为依据,运用案例研究法,横向对比了与我国高校分类较为相似的美国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和社区学院等几种不同类型高校学术职业具体的分层制度安排,并对其规律与特点分别进行了归纳。
比较而言,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管理方面表现出行政干预过度、分层结构不合理、4层13级划分过细引发效率注意倾向和功利化等诸多弊端、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本研究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该贯彻“去行政化”思想以下放设岗自主权,同时提出建立第三方职称评定体系、合理分层分类管理、避免层级划分过细、完善评聘标准、建立以学术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和岗位激励机制、淘汰机制及人员分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