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MPP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在MPP临床各证型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MPP患儿的资料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观察MPP各证型的临床疗效。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2检验、方差分析、构成比拟合优度检验、LSD法等,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为无差异。结果:MPP主要发病期为学龄前期;以冬、春季为多,且春季、夏季、冬季以湿热闭肺证为主,秋季以痰热闭肺证为主;风热犯肺证、湿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在季节分布上存在差异,均以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MP易合并RSV、IVA、IVB,其中风热犯肺证多合并IVA、PIV1、RSV,湿热闭肺证以RSV、IVA、IVB为主,痰热闭肺证则是以RSV、EB病毒、IVA为主;入院时湿热闭肺证中重度较多,病情较重,痰热闭肺证、风热犯肺证次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MPP总有效率达95.8%,其中,风热犯肺证有效率达93.3%,湿热闭肺证有效率95.8%,痰热闭肺证有效率高达97.1%,各证型症状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法疗效显著;在证型演变方面,风热犯肺证、痰热闭肺证多向阴虚肺热证演变,湿热闭肺证多向气虚痰恋证演变。结论:MPP入院证型与年龄、季节、混合感染病原体密切相关,其入院病情轻重不一,湿热闭肺证病情较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MPP效果显著,掌握其临床发病特点有利于此在以后小儿MPP治疗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