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A普洱茶的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简称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降压、抗惊厥、预防癫痫、改善睡眠、抗抑郁、改善脑细胞、抗焦虑、抗心律失常、改善肾机能、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等保健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业等行业。GABA含量在150mg/100g以上的茶叶称为GABA茶,同时具有茶叶和GABA的保健功效,市场已见GABA绿茶、GABA红茶、GABA铁观音等,但是没有GABA普洱茶。本论文开展了GABA普洱茶研究,成功研制出GABA普洱生茶,并进行了接种产生GABA的酵母发酵GABA普洱熟茶的研究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在GABA茶叶加工过程中检测GABA含量,控制GABA茶叶质量,研究建立了能够在普通茶叶加工企业应用的经济、简单、有效地测定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薄层层析(TLC)方法。层析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4:2:1),显色剂为0.4%茚三酮,与展层剂混合使用,最低检测限为0.30μg。应用该技术检测了50个加工样品的GABA含量,定性鉴别其中50份样品GABA含量大于150mg/100g,HPLC测定结果与TLC结果相符。表明该技术可定性检测出GABA含量符合标准的茶叶样品,适合于GABA茶叶加工质量控制。2.通过对厌氧处理时间、摊放时间、品种等因素的优化研究,建立了GABA普洱生茶加工工艺:鲜叶(云抗10号)→摊放(1h)→充氮(压力≥0.006MPA,室温,时间≥6h)→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干燥→生茶。加工GABA普洱生茶525.45kg,HPLC测定结果表明,GABA含量均大于150mg/100g,平均含量为202mg/100g,最高含量达265mg/100g。3.内含成分测定表明GABA普洱生茶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等,感官审评表明,GABA普洱生茶滋味醇正回甘,无明显的苦涩味。4.GABA普洱生茶特征香气成分主要是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亚麻酸乙酯等脂肪酸酯及棕榈酸等物质。5. GABA普洱生茶加工后的六个月中,其GABA含量保持在150mg/100g以上,表明GABA普洱生茶贮存一段时间不会降低其含量。6.试验表明,小试、中试发酵无论以普通晒青原料还是GABA晒青原料接种产GABA的酵母菌株进行固态发酵,GABA含量都显著降低,出堆时含量只有3.28-7.25mg/100g,未达到GABA茶(150mg/100g)的标准,GABA普洱熟茶发酵加工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是与之伴随着的则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升温,各种环境生态问题
<正>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杭州市基层矛盾调解、法制宣传网络,全面推进民主促民生、民主促发展、民主促和谐,2009年11月,杭州市开始在六大城区试点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通过
产业结构问题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六大重点课题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能否实现合理化及高度化直
比较水提、酶解水提等提取方法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温度、碱浓度、酶活力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多糖的多糖含量,确定获菩碱溶性多糖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争,聚焦于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衍生出本土化和西方化两种不同的入思方式,前者倡导中国文论民族特色之阐扬,主张藉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来重
砷是忆知的危害最严重的农田污染物之一。土壤中过量的砷不仅危害植物生长,而且能在植物中累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因
城市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病”使得城市政府承担了更大的提供公共品的支出责任。城乡之间的差别使得城乡政府在公共品的提供范围、供给能力方面、城乡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
<正>1、防治便秘和压挤症近年我国便秘和压挤症(包括下肢静脉曲张、痔疮、裂孔疝及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膳食纤维素过低。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
为了降低大功率LED的封装热阻,本文采用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胶,粒径为4.9μm的Al2O3和1μm的ZnO以及粒径分别为10μm,2.2μm,30μm和6μm的AlN填料组合使用,研制了一款
监狱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较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从监狱叙事的角度切入,梳理并分析了1949—2010年期间文学叙事中监狱的呈现方式及嬗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