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生在中老年人下肢的动脉硬化性闭塞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危害人类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Fogarty导管取栓术已成为目前治疗下肢缺血的重要手段。但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再狭窄是影响术后通畅率的重要原因,寻求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迫切需要。本研究通过建立兔股动脉内皮损伤模型,观察了低分子肝素对兔血管内皮增生的影响,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兔血管内皮损伤后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1.选用成年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2.5-3.5kg,平均体重2.87g(郑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6只,B组为实验对照组6只,C组为7天LMWH组6只,D组为15天LMWH组6只,E组为28天LMWH组6只。2.空白对照组家兔为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家兔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高脂饮食第3天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家兔均在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下由右侧股动脉插管,4F气囊导管拖拉髂股动脉8次,造成机械性内膜损伤。术后给予青霉素80万u/天肌注3天,第7天实验组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25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C、D、E组于动脉血管内膜损伤模型制成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60U/kg),Q12h,C组连续给药7天,D组连续给药14天,E组连续给药28天,B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时间同E组。4.高脂饮食前及高脂饮食后7天、15天、28天分别检测血脂4次。各组实验兔均于术后第28日行双下肢动脉造影,造影后处死并取手术损伤段髂股动脉进行组织学观察,包括光镜、电镜检查。结果:1.血脂变化:①B与A组高脂饮食前两组无差异:②高脂饮食一周后B组血脂指标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③高脂饮食兔血脂随时间延长,血脂有增高趋势。2.光镜结果:实验组内膜增生厚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内膜增生厚度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分子肝素对内膜有抑制作用。D组与C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D组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电镜结果:C、D、E内膜内弹性膜增厚较B减轻,平滑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少。VSMC向收缩型转变,胞浆内肌丝含量相对较多,线粒体、高尔基体亦较少。4.动脉造影情况:A组正常。B组动脉连续性中断,远端股动脉均不显影,管壁不光滑,侧支循环血管形成少。C组动脉明显狭窄,动脉连续性中断,显示出现密集的侧支血管,呈网状分布,分别连接在中断的股动脉之间。D组髂股动脉变细,损伤段动脉管壁不光滑,有小的充盈缺损,有侧支血管形成。E组动脉变细,连续性良好,造影剂通过顺畅,损伤段动脉管壁欠光滑,侧支血管形成较C、D组少。结论:高脂饮食兔血脂随时间延长,血脂有增高趋势。内皮损伤后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预防内膜的增生,但损伤后14天再继续用药对内膜增生抑制作用不大。表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增生所致再狭窄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应损伤早期用药。这将为临床防治术后再狭窄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