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净化和丰富学生心灵的一个主要途径。特别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更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但在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小说中,不仅仅只有美好的事物,同样充斥着很多丑化的因素,它们往往被一味地抨击和指责,导致学生对丑的认识绝对化、片面化。如果在小说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透彻全面地领悟丑、独立辨识美与丑,就能够一改传统的一味歌颂美、赞扬美的审美疲劳状况,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以辩证和谐美学原理、我国的先锋文艺美学观念、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初中阶段小说教学审丑教育进行探析,针对调查现状提出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在阐释了审丑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丑和审丑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理清了初中小说教学和审丑教育的关系,同时对在初中小说教学中进行审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第二部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审丑因素分析。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小说中的丑因素即“审丑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归类,主要从小说中的“丑形象”和“丑环境”两个角度入手,对审丑因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初中小说教学审丑教育现状调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反馈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当今一线初中小说教学的审丑教育现状,并对现状成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归因。第四部分:初中小说教学审丑教育原则及策略。针对初中小说教学审丑教育现存问题开展分析,提出初中小说审丑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有利于开展初中小说审丑教育的建议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