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的总量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很大。与此同时,农业装备水平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各地的装备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把握农业装备水平的区域性特征,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对于制定农业装备的相关政策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研究。作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单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对农业增长的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农业增长的过程反映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越明显,替代程度越高,农业生产率越高。提出了我国不同经济水平农业生产增长的三种模式。 回顾了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历程,将建国后农业装备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总量发展很快,但整体水平低;地区差异显著。 测算了农业装备水平的标准差、极值差率、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指标,描述装备水平的地区差异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农业装备的发展很不平衡。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是影响装备水平的重要因素。 建立截面和面板数据两种模型,对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区域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是影响农业装备水平区域性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装备水平的作用程度最大,其次是土地经营规模,再次为种植结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结构对各地农业装备的自然增长率影响较大。 最后,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水稻装备水平、完善对农业装备购置的各项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市场风险急剧加大,为转移、规避和分散风险,金融机构开始革新,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收益、高风险,以及未来交易的特点,它既能规避风险,也能投机或套利,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波和危机。籍此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倡导和带领下,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
本论文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角度出发,以国际贸易融资为主线,分别从融资的演进与特征、融资产品、融资产品的创新、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融资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国
针对一类变参数、大惯性、大滞后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自校正控制方法,并用MOTOKOLAMC系列单片机芯片加以实现。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此方法静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