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记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杨家山动物群的瞪羚(Gazella)化石,对中国已记述的晚中新世Gazella材料的头骨、牙齿和角心的分类特征进行了重新的归纳与总结,认为G.dorcadoides和G.paotehensis都是有效种,将临夏盆地的一些新材料归为G.paotehensis。 G.paotehensis是与G.gaudryi、G.dorcadoides体型接近的小型瞪羚,属于陈冠芳定义的短头型。与G.gaudryi的区别在于G.paotehensis两角心的分散度大,表面具有较深的纵沟;与G.dorcadoides的区别在于G.paotehensis角心向后外方伸出的角度较高,侧视倾斜度小,脑颅部从额顶缝开始呈弧形向后下方弯曲。G.paotehensis的鉴定特征还有枕面宽,枕中嵴不发育,两个半枕面的交角为钝角;基枕部近于梯形,有明显的中纵沟;卵圆孔小,主要面向外侧方;听泡肿胀,听泡的前缘超过前结节的前缘;眼眶的前缘位于M2与M3之间,眶前窝浅,眶下孔位于P2之上,其后缘位于P2与P3之间;硬腭的腭面宽,腭孔的后缘对应于M2与M3之间,侧切迹对应于M3,中切迹与侧切迹位置齐平或之后;颞骨的岩乳部不与顶骨接触。角心中等粗壮,横切面形状为椭圆形至亚圆形,角心之间的额部宽,角心从基部向上分散,向后弯曲。角心表面的纵沟较深,最深的纵沟位于角心的正前方和正后方,角心前方的纵沟数量较后方多。颊齿中冠,上前臼齿与臼齿齿列长度之比大,M3的第二叶不膨大,M3的后附尖不发育或微弱发育,下p4的下后尖与下前尖在早期愈合,下p4的下后尖与下内尖在晚期愈合。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上部杨家山动物群的瞪羚组合为Gazella of.gaudryi,G.paotehensis,Gazella sp.(?=Gazella cf.lydekkeri),依据这样的瞪羚组合推测杨家山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可能为开放的温带草原环境,有灌木丛为典型的食叶者食用。 杨家山动物群的年代的古地磁年龄为8.8-7.2Ma,较已知产出G.paotehensi其它地点的年代早,如陕西蓝田的42地点和山西保德的49地点。依据头骨,角心和牙齿的特征,G.paotehensis应置于陈冠芳定义的短头型演化路线,验证了G.paotehensis可能是G.blacki祖先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