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青岛市于2006年开始在全市挑选试点村,由市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建立村庄污水处理站,解决农村的水污染问题。为了了解这些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情况和村庄的相关状况,寻找后续的管理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今后的村镇级水污染控制工程提供资料和经验,找出适合于青岛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农村水污染控制的工艺,从而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本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些村庄和污水处理站进行了调查研究:村镇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农村昼夜水量水质变化波动调查研究;已建成污水处理站运行现状调查研究和工艺特点比较。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还对土地法进行流态示踪研究,为优化流态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1.环境意识方面,青岛村镇居民掌握的环境知识较少,获得渠道单一,村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58.3%的村民对环保的重要性有积极的认识,75.8%的被访村民对环保的紧迫性表示赞同,53.4%的村民有环保责任感,部分居民在环保方面对政府仍有相当的依赖性;90.5%的村镇居民认为有必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71%的村民愿意缴纳不超过10元/月/户的污水费。2.村庄水质水量方面,工业型村庄(北高家庄)全年污水量波动不大,月变化系数Km=1.19;污水管网全天水量波动较大,10分钟变化系数K10min=12.9。管网内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是CODCr=398.14 mg/L,SS=337 mg/L,TN=124.97mg/L,TP=9.94mg/L。农业型村庄(东大寨)与工业型村庄的污水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污水管网全天污水的10分钟变化系数K10min=1.9,CODCr浓度是北高家庄的1/4,TN浓度为1/5,TP浓度为1/6。典型农业型村庄的人均日用水量约为84 L/(人·d),村庄产业类型和水费的收取对人均日用水量有很大影响。村镇类型是影响村镇昼夜水质水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它比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都要大。3.本课题通过对已建成污水处理站的实地调查发现,在污水处理站处理效果方面,在已建成的五种工艺的六个村庄中,污水土地自然净化处理技术(东大寨和前韩村)处理效果最好,出水水质为一级B标准,单位污水处理费用低,约为0.30元/m3,管理简单,是适合于青岛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各种工艺预期的管理运行方式在实地调查中都被改变,从而导致单位污水运行费用升高。运行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明显低于设计值,全自动变为半自动或手动,增加了人工费,部分用电设备耗能过多、不能连续运行等情况。4.通过示踪试验发现,碎石床上升流反应器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为71.4h,是理论停留时间(76.8h)的93.0%。存在7.0%的死角区。有进一步优化的需要。流态方面,σθ2=0.340,偏向于推流式反应器,有一定的返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