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兼具可读性和可表演性的特殊文学形式,戏剧长期被定格在文学的边缘地带。译界对戏剧翻译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因而导致戏剧翻译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研究戏剧翻译特色和标准等方面,鲜有研究提及戏剧翻译者的地位或与之相关的问题。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为哲学基础,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译者为中心”的理念鲜明地将译者摆在翻译活动的中心位置。近年来,该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翻译实践研究。这一现象一方面表明了该理论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对著名戏剧表演家及翻译家英若诚的《茶馆》译本进行研究。我国经典话剧《茶馆》在西方国家的成功演出证明了英若诚的译本适应了戏剧翻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多维转换。论文中,作者主要从译者对“需要”的适应选择、译者对“能力”的适应选择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三个方面来探讨两个问题,即英若诚为何选择翻译《茶馆》?英若诚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首先是英若诚对“需要”的适应,主要从英若诚对戏剧表演的兴趣与追求,以及《茶馆》应邀上西方舞台巡演的情况下对适合演出译本的需要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次是英若诚对“能力”的适应,主要从英若诚的教育背景及双语、双文化能力、职业经历和戏剧翻译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是英若诚对戏剧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主要从文化、语言和交际三个维度对英若诚的《茶馆》译本进行分析,分别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英若诚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中西文化和表达差异并关注西方观众的理解,灵活使用意译、增译等方法实现了戏剧语言的口语化、简洁性、个性化等特点。通过研究,本文试图回答前文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英若诚选择翻译《茶馆》适应了个人兴趣与职业追求的“需要”和《茶馆》赴西方巡演缺乏适于演出译本的“需要”,同时他的教育背景、演出经历和翻译实践使他具备了翻译《茶馆》的“能力”。另一方面,英若诚的《茶馆》译本适应了戏剧翻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文化、语言和交际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适应了戏剧翻译生态环境,产生了适于演出的译本。《茶馆》巡演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