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AT3在黑素瘤中的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素瘤(Melanoma)是皮肤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拥有极高的致死率,接近五分之四的皮肤癌致死病例均由黑素瘤引起。2012年全世界共有203200例黑素瘤患者,造成55000人死亡。目前治疗黑素瘤的主要手段为放化疗或手术治疗,但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所取得的效果有限且具有极大的副作用,因此,研究发现黑素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靶标,进而寻找特异性药物,成为当今黑素瘤治疗的重要策略。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家族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能够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和其它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除免疫细胞外,如今已经被发现在肌肉、骨骼、神经元、内脏、皮肤中均有表达并与癌症密切相关。相比较于其它NFAT家族成员,NFAT3在癌症中的研究较少而且结论不一致。目前NFAT3在黑素瘤中的功能尚属空白。他克莫斯(FK506)和子囊霉素(FK520)化学结构相似,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抗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用药。它们能够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CaN)的活性,降低NFAT蛋白去磷酸化的程度,抑制NFAT蛋白入核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FK506目前被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药物被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前研究,如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FK506作用于黑素瘤细胞的黑素原生成也见于报道。但目前尚无FK520与黑素瘤治疗相关的研究,且NFAT3与FK506、FK520的相关性不明。在前期NFAT3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检测了NFAT3在黑素瘤细胞系的表达,选取NFAT3高表达的黑素瘤细胞A375、SK-MEL-28构建NFAT3敲低稳定株并且进行功能实验。我们发现敲低NFAT3的表达能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果说明NFAT3作为一种促癌因子在黑素瘤中起作用。随后使用FK506、FK520处理黑素瘤A375、SK-MEL-28细胞,结果发现FK506、FK520能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一步实验发现FK506、FK520抑制NFAT3的核定位而影响NFAT3的核质分布;最后通过裸鼠皮下荷瘤实验显示FK506、FK520在活体水平上对黑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综上,可以得出结论,NFAT3在黑素瘤进程中是一个促癌基因并且是一个潜在的黑素瘤治疗靶点,而FK506和FK520能够通过抑制NFAT3的功能从而阻止黑素瘤的生长和迁移。
其他文献
以山西省寿阳县长期耕作试验为基础,采用碱吸收法研究不同耕作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旱作玉米地不同耕作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趋势皆与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样,呈单
2008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布置了"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和土壤的影响研究"定位试验,2011年在早稻收获期间采集新鲜土样,并测定了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与青岛市植树增绿活动在沿海一线的推进,城市滨海新城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与老城区滨海植物景观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6个方面对新老城区进行比较,并对其
依据市场的迫切需求,分析了矿山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矿井智能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体系结构。讨论并测试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
拟除虫菊酯是从天然除虫菊素经历两代发展而成的一类高效、广谱性杀虫剂;由于其大量使用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亟待治理;微生物降解是目前比较有效降解拟除虫菊酯的
前言: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者腺体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平均新发肺癌约250万,约有150万的患者死亡。在我国,肺癌是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8-2014年中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科研和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科研创新研究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无人机"精准农业"任务要求无人机能够响应环境信息进行自主决策,从而完成喷绘任务。首先,研究了面向作业要求的空间属性设计规则,根据精准作业条件属性因子的值域分布特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