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城》可谓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自问世以来,就获得极大的赞誉。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关于《边城》的研究日益深入,成果颇丰。依照接受美学的理念,文学史是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参与、创造的历史,读者的阅读参与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地位将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来自于读者或是作者的期待视野,对一部作品的形成及变化,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种期待视野的融合与反省,对《边城》的形成及变化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即以期待视野为切入点,更多地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边城》在各个时期以及不同领域的接受状况,在历时性视野变化中探讨沈从文小说接受的典型性与独特性,进而评析沈从文小说的特质。第一章主要关注民国时期的《边城》接受状况,解读《边城》的生成语境及原初接受状况。沈从文初期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而青年学生和城里人的趣味,作为一种审美期待,也在很长时间里鼓舞、影响着沈从文的创作。进入1930年代,在作品受到更多读者欣赏之时,沈从文却清醒地意识到由于与商业结缘、迁就读者的审美期待而忽略自己的审美追求的弊端,《边城》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语境中开始创作的。我们可以看出,期待视野的融合与反思对《边城》创作、接受、改订等情况都有着实质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政治强烈干预文学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对其独特的文学观的追求和勇气,对其作品思想和技巧方面的探索,超越了同时代读者所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性和局限性的期待视野,而读者期待视野的改变亦是沈从文作品此一时期在中国大陆接受的误差与沉寂的一个根本因素。与中国大陆对《边城》的接受不同的是,域外学者更易从文学本身的艺术特征入手,其解读和研究更接近学术层面的探究。这些研究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逐渐升温的“沈从文热”有着不小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跟踪《边城》进入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后的接受状况,分析它在中国大陆的沉寂和受冷落而在海外受重视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以及域外研究的独特意义。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沈从文的推崇,出版界亦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热。《边城》的热销现象有三个方面颇值得研究:一是《边城》被以多种“卖点”加以包装,反映出它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人们进行着更为广泛、更为广阔、更为多元、更为个性的解读与接受;二是《边城》的畅销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大众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审美的趋向;三是《边城》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新课改的开展与深化,出现在了新课标的必读或选读书目中。但由于年龄、生活体验、社会阅历的差异,《边城》的丰富而独特的审美内涵与当下孩子们的审美期待视野存在一定的差距、隔阂。此外,社会、家长、甚至是老师对中小学生《边城》接受的期待视野的暗示、误导,也是造成中小学生《边城》接受误差的因素之一。第三章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在“重写文学史”热潮中《边城》在学院派接受路径的情况,一是分析在“畅销书现象”背景下的大众化接受路径的状况,力求从两个角度的解析中理清《边城》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接受状况及其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学界、出版界对《边城》的关注和浓厚兴趣日增,其它艺术领域对《边城》的改编,亦是《边城》接受中另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本文的第四章,主要论述《边城》在影视和舞剧等其他艺术领域的转换,考察在艺术表现方式和期待视野都同时发生“型转”的情况下的《边城》接受。通过分析影视改编和舞剧转换后的《边城》与小说版本之间异同,探讨《边城》在其他艺术领域的接受状况以及影视版和舞剧版《边城》之主创人员与预设受众的期待视野对《边城》改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