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流媒体服务器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有的文本、声音、图像,而是希望得到声、文、图及视频流媒体信息。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不仅继承了时分多址接入(TDMA)技术,还发展了一系列全新的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使得3G 移动网络具备了高速数据传送能力。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3G 网络应具备至少144kbit/s 的数据传送能力,根据具体运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实现从384kbit/s~2Mbit/s 的速率甚至更高速率的数据传送。随着3G 网络的不断延伸和最新无线通信协议的进展,移动运营商可以随时、随地为移动用户提供宽带数据发送及接收应用业务,而其中的流媒体业务则是不同于2G 的占据重要地位的新业务。移动流媒体服务器作为移动通信中流媒体业务支撑环境的核心设备,由于无线传输信道误码率高、传输时延大、传输速率不稳定的特点,为其设计和实现带来了挑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几个关键技术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分析了3GPP 规范中的流媒体服务,对3GPP 中移动流媒体的需求作了总体介绍。论文还分析了移动流媒体系统的系统结构,指出移动流媒体服务器在整个移动流媒体系统中的位置,并提出了实现移动流媒体服务器需要的几个关键技术。论文详细分析了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几个关键技术,分别为移动流媒体传输控制协议、移动流媒体编解码方法、移动流媒体QoS 控制策略,其中移动流媒体传输控制协议包括RTSP协议、RTP/RTCP 协议;移动流媒体编解码方法包括FGS 编码算法、PFGS 编码算法;移动流媒体QoS 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移动流媒体QoS 研究背景、应用层上移动流媒体QoS 控制策略,并提出一种端到端的QoS 控制策略。论文对移动流媒体服务器设计与实现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整个服务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图像是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最为重要的载体,也是蕴涵信息量最大的媒体。众所周知,数字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必须经过有效的压缩,才能满足数字图像的高速传输和存储。因此,图
在2006年的IEEE INFOCOM会议中,会议组织专设了一个有关高速网络的讨论组,旨在讨论千G位网络所带来的挑战和解决的办法,其中高速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机制正是当前研究领域上的一
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and Actor Network,WSAN)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基础上衍生而来,通常由若干传感器节点和执行器节点组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它已有逐渐取代固定电话网的趋势。但是移动通信仍然存在着信号不稳定,话费较贵的缺点。因此如何融合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网成为研究的热点。
随着云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开始选择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与此同时,数据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加密数据
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入侵检测产品的广泛应用,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评估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总结研究,在
数字视频和音频压缩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传输介质上传送实时视频和音频信息已经步入了实用化阶段,这就为数字电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针对数字音视频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结合2013年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全面论述了中国海洋事业发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收集数据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在这浩瀚无边的数据海洋中潜藏着大量重要的、有趣的信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代替传统的学习模式。虽然网络学习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学习网站大量存在,且相互之间对于知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