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3-吡咯基)丁酸的微流控电化学免疫芯片的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以其自身具有的电学、光学、机械等方面的独特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导电聚合物的诸多应用中,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是生物传感器。导电聚合物种类繁多,制备简便,能极大地丰富生物探针的固定方法,对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热点是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在微纳米尺度精确控制流体运动的方法,应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有利于集成生化分析系统,实现在线检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微流控技术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内在契合度。因此,构建微流控电化学免疫芯片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工作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功能性导电聚合物的微流控电化学免疫芯片。首先,我们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制备了4-(3-吡咯基)丁酸和吡咯导电复合物薄膜,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如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等研究了该导电聚合物薄膜的电化学行为;采用傅里叶红外和拉曼光谱表征了导电聚合物薄膜的官能团。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导电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接触角测试仪探究薄膜表面的亲疏水性。其次,我们以上述导电聚合物薄膜为固定生物探针的载体,制备蛋白质免疫传感器。其制备过程如下:通过EDC/NHS将链霉亲和素共价固定在聚合物薄膜材料表面,利用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之间的亲合作用进一步固定生物素标记的蛋白质探针(一抗)。在此基础上构建“三明治”型的传感器体系。借助二抗耦合的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使之转化为电化学活性物质并用于最终的电化学检测。为验证蛋白质探针的固定,采用循环伏安法、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证明蛋白质能够较好的固定在薄膜材料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检测,并绘制工作曲线;利用聚乙烯醇增强聚合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提高蛋白质的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经聚乙烯醇处理后,传感器在7ng/ml-20u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ng/ml。最后,在成功构建蛋白质免疫传感器的基础上,我们制备了微流控芯片用于该体系的检测。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表面喷镀金膜,通过lift-off工艺制备出微电极;利用软光刻法制备PDMS微通道;在氧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实现玻璃与PDMS的封接。接着利用注射泵进样的方式,在微流控芯片中成功实现了对蛋白质的检测。除此之外,还对比了芯片与柱状电极检测信号的差别,研究了蛋白质泵入速度对于芯片检测信号的影响。
其他文献
飞机、轮船等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大尺寸测量领域测量系统的效率、精度、测量范围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wMPS(workspace Measuring andPositioning System)空间测
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宽度显著增加,与之对应的对既有铁路桥梁配合市政道路拓宽拆旧顶新的技术成为施工难题。大灰厂东路市政道路下穿京原铁路K5+31
目前中国已成为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遭遇的减排压力在后京都时代与日俱增。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无论是资源环境,还是能源安全,都已经处于瓶颈期。低碳经济不仅是
为了探讨温室作物生产水肥管理和土壤温度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本文选取使用5年的温室土壤样品进行培养试验,研究温度、水分、施氮量及其耦合效应对温室土壤硝化作用和硝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以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与上下游的企业开展业务协作来实现资源共
根据后浇带留设的原理,介绍了后浇带的类型,主要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一些后浇带在施工中注意的事项,指出后浇带施工方法简单、进度快、成本低,在现场施工中
电磁场理论是一门内涵极为丰富的的基础学科,其涉及领域极其广泛。它不仅为现有的众多交叉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支撑着当代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时变电磁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光子驱动的功能材料及器件将在光存储、光计算和光信息技术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然,与光通信、信息显示相关的光子晶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光子
以冻融期间大田自然冻融土壤入渗试验为依据,分析讨论了影响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不仅受非冻结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土壤结构
概述了甘肃省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下面层ATB-30沥青稳定碎石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其产生离析的原因,并对集料离析、落差离析、运料车装料离析、温度离析等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