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嗅觉和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南方鲇的嗅板发达,由两层对称的上皮组织及其所包围的一层薄的基质层构成,排列方式属于H型,感觉上皮和非感觉上皮在嗅板上的分布为Ⅰ型,具有连续的感觉区域,非感觉上皮分布在嗅板的外周区。感觉上皮由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支持细胞、粘液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感觉区有密集分布的纤毛,分泌小泡在感觉区和非感觉区的表面均有存在。非感觉区表面光滑,偶尔可见一簇纤毛分布。透射电镜下,嗅上皮中各种类型细胞均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其中,感觉细胞中有极多的椭圆形线粒体,有些感觉细胞中还有极多的空泡;粘液细胞中充满了大小不等的粘液颗粒。南方鲇嗅觉机能极强,属于典型的嗅觉鱼类。 南方鲇的眼较小,不甚发达,不属于视觉鱼类,结构与其它硬骨鱼类基本相似。脉络膜中具有银膜,视网膜结构可分为10层,其平均厚度为670μm,视网膜中存在视杆、单锥和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神经节细胞层中的神经节细胞排列稀疏,数量较少,平均每100μm中只有2-3个神经节细胞,一个神经节细胞接受约3个双极细胞的输入;每个双极细胞接受约4个光感受器的输入,这表明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较小。南方鲇视网膜中光感受细胞层与神经视网膜层厚度之比约为3:2,这表明南方鲇光接受系统比光传递更为复杂;光感受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数量之比约为12:1,表现了夜视动物视网膜中的光感受细胞向神经节细胞会聚的结构特点。 在水温为21±0.5℃时,嗅觉器官的发生始于受精后26.5h,前脑前部两侧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加厚而成板状结构,出膜时,嗅基板从头部前端背侧的皮肤表面微微凹入,开始内陷以形成嗅窝;出膜2d后,嗅上皮开始分化;出膜7d后,第一个嗅板在嗅囊后部形成,且前、后鼻孔已经形成;出膜10d后,有4个嗅板在嗅囊中存在;出膜40d的仔鱼嗅觉器官的基本组织结构发育得比较完善,此后的发育主要表现在嗅板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嗅上皮表面积不断扩大上。嗅板是由嗅上皮由后向前逐次隆起所形成的,所以,后鼻孔处的嗅板发育最早,表面积也最大。 在感觉器官中,视觉器官的发育最早,其中又以视网膜最先分化,出膜时,视杯由两层构成,内层为原始的视网膜神经上皮,而外层为原始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出膜12h后,视杯的外层中部出现金黄色的色素;出膜2d后,视杯内层细胞开始分化为神经节细胞层、外核层和内核层等,视网膜中出现少量视锥细胞;出膜62h后,视神经形成; 敖磊:南方贴嗅觉和视觉器官结构及发育的研究 视杆细胞于出膜后 7d出现,视网膜的 10层结构于出膜后 18d发育完全。角膜上皮来源 于眼前方的外胚层细胞,而角膜本体层则是由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迁移而来,出膜后 40d,角膜的形态组织结构与成体基本一致;虹膜的发育始于出膜7d后,一些游离的间 充质细胞突入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间隙,形成虹膜雏形,出膜3id后,虹膜发育完全; 脉络膜的发育始干出膜后3d,头部中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外侧迁移 以形成脉络膜;出膜 50d后,脉络膜基本形成。巩膜发育得最晚,出膜 31d后,脉络膜 外侧出现了一层软骨细胞,同时,头部中的间充质细胞向脉络膜外侧迁移:出膜60d后, 巩膜发育基本完成。南方站视觉在仔鱼摄食的早期阶段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