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无线电实现的宽带无线通信信道译码器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无线通信系统不断涌现,功能多样的无线通信设备层出不穷。基于GPP的虚拟无线电系统是一种通用可扩展的硬件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可以灵活的实现不同的通信功能。而物理层信号的实时处理是实现基于GPP的虚拟无线电系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以CMMB和LTE这两种通信系统为基础,对它们的物理层信道编码(LDPC码和Turbo码)的译码器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性能。文章分别实现了CMMB标准的LDPC译码算法和LTE标准的Turbo译码算法。前者以1/2码率为例,通过仿真选择了Normalized BP_based算法;后者以1984bit的码长为例,选择了Max-Log-MAP算法。分别实现二者的译码器后,为了能更方便地使用SIMD指令集进行优化,需要对译码器进行了定点化处理。定点化处理分为输入数据的和中间变量的定点化两部分,均包括精度确定、饱和截位位宽的确定等过程。定点化后性能与浮点性能相差低于0.2dB,保持了较好的性能。随后使用SIMD指令集分别对两个译码器进行了并行优化。对LDPC译码器的优化包括:(1)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更新操作的并行处理;(2)内存访问操作的优化。对Turbo译码器的优化则主要集中在SISO译码单元的参数α、β、γ的计算过程中。为验证SIMD指令集优化的效果,在Intel Core i7-3960X处理器平台上使用多线程技术对LDPC译码器进行并行处理,译码器吞吐量达到92Mbps-722Mbps。对于Turbo译码器,在Intel Pentium Dual-Core T4400处理器平台上单个SISO译码器速率相对于SIMD优化前提升了2.71倍左右。
其他文献
移动通信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但是频谱资源的缺乏和传输的不可靠性制约了它的发展。为缓解频谱资源的缺乏,人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CR
随着模式识别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指纹具有唯一性、终身不变性、可靠性高及便于采样等优点,已经成为个人身份认证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网络设备的高可用性也受到普遍的重视。转发与控制分离的开放可编程的网络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线社交网络分享带有地理标记的图片、视频以及文本等内容,形成了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 Bas
本文介绍了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用于空间目标场景重建的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实现过程。在此应用基础上,为了提高高频雷达系统对目标探测及识别的空间分辨力,将层析成像概念应用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