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熏陶和积累,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城市学龄儿童森林意象感知,是培养其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一步,为加强儿童与森林互动和自然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384名城市学龄儿童(7-11岁)为研究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研究方法,从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与社会意义方面,来解构湖南城市儿童森林意象感知。首先,采用描述性分析城市学龄儿童的森林景观意象感知特征;其次,对城市儿童的森林景观意象感知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儿童的森林景观意象感知特征的差异;最后,构建城市学龄儿童森林意象感知形成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在城市学龄儿童森林意象感知特征上:(1)语言知识方面,“草本植物”“天空”“生物”“阔叶林”出现频率较高,儿童对城市和媒体中常见的自然景观要素和植被类型感知显著。(2)空间维度方面,“侧视图”出现频率较高,儿童对侧视视角下的景观结构感知显著。(3)自我定位方面,“周围的地方”和“客观景色”频率较高,部分儿童能够认识到人类与森林的互动,另一部分儿童则对人与森林的互动感知度较低。(4)社会意义方面,“游憩空间”出现频率较高,儿童对森林游憩功能感知显著。在城市儿童森林意象感知特征类型细分上,可以分为“基于功能属性的森林感知”“基于审美愉悦的森林感知”“基于环境关怀的森林感知”等3种类型。其中,(1)“基于功能属性的森林感知”表现为儿童认为森林中拥有大量的人类活动痕迹、现代人造设施,其偏好人与森林的互动,对森林游憩和居住的功能认识度较高;(2)“基于生态关怀的森林感知”表现为儿童认为森林主要由林木组成,包含较少的其他景观要素,其能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森林影响,对森林砍伐现象认识度较高;(3)“基于审美愉悦的森林感知”表现为儿童认为森林主要由动植物等自然景观要素组成,其偏好人类干预程度较低的森林,追求审美愉悦的景观体验或和谐的生物关系。在森林意象感知形成机制上,构建了以城市儿童偶然式的森林游憩、自然缺失的成长环境与媒体为主的知识来源为感知来源,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主要感知渠道,以森林意象为感知核心,以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与社会意义为表征的城市学龄儿童森林意象感知形成机制模型。最后,为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强儿童与自然联系,促进儿童森林意象感知形成和自然教育发展,从组织引导儿童真正走进森林、优化儿童自然教育产品供给、建设亲自然的儿童游憩环境、重视儿童教学素材建设等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