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是越南历史上传播最为悠久,迄今仍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宗教。早在公元三世纪前,佛教便开始传入越南,并在多数时期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扶助和支持,不但成为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因为信徒众多,佛教的思想也深入到了民众的心理和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越南佛教以禅宗为主。追溯越南佛教历史上诸多祖师的修行历程,我们不难感觉到他们遵循的修行道路,与禅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人们常以“禅宗之佛教”来概括越南佛教的特点。然而,从越南古代的历史来看,禅宗传入越南后,几经兴衰,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才最终成为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的。那么,这个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呢?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主要的宗派和禅师呢?禅宗的传播,在佛教之外,对越南社会历史的发展,曾经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南佛教的发展与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十五世纪以后,由于明朝政府对于儒家文化大力推崇,以及道教等宗教对越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统的佛教思想发展受到限制,及至16世纪开始,多位中国禅师前往越南北河与南河地区弘扬佛法,对越南佛教事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以南河地区为例,禅宗不仅重新扎根於社会各阶层,而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来自中国的临济派、曹洞派的中国禅师渡海赴越,多年留在南河各省市传播禅法。众多禅师不仅为南河禅宗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禅学氛围重新得以活跃,在弘法的过程中,也为南河培养了众多出色的禅师。经过诸多南河禅师的努力与创新,逐渐形成了新的禅派,如临济元韶禅派、了观禅派、祝圣禅派等。这个时期的佛教发展特点是,禅理进一步得到发挥广大,信徒多深入用心研习佛法,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上自帝王以及朝延贵族,下及社会各阶层民众,热忱信奉,笃信教义。同时,佛教的理念,在南河社会各层面广为传播的同时,深深地影响了南河地区人民日常行为中的价值取向等,成为深植于南河地区社会文化内容的基本元素之一。论文即选取南河禅宗为研究对象,并置之于16世纪之后,至19世纪西方殖民入侵时期,郑阮纷争以及该地区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详细论述自16世纪以降,中国禅宗在南河传播与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对南下诸多禅师生平事迹和禅学思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寻绎16世纪以降越南禅宗发展脉络的同时,对于禅宗在越南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选题缘起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二、古代越南佛教的基本情况和明清时期中国禅师南下弘法的历史。三、以元韶禅师与南河临济禅派,以及曹洞宗等各主要禅派为例,阐述十六世纪初期越南北河、南河地区禅宗的发展。四、以了观禅师和明海禅师的生平、主要事迹、禅学思想的特点等研究个案,探讨南河禅宗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包括对顺化时期禅宗的作用等,并对其影响辐射范围进行分析和研究。五、论文并就佛教对南河地区民俗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佛教不仅为稳定社会生活增添了友善和谐的因素,同时,也为构建健康的道德风尚有着积极的贡献。限于笔者对于论文题目所涉的社会背景以及佛教理念认识程度的有限,且虽经多方努力,文献资料的搜集亦常有不足之慨,语言能力亦需进一步提高,论文尚有许多留有未得准确表达或论证不足的遗憾,敬请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