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给现实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便捷性、内容的多元性等特征使得互联网在公众生活中的应用越发频繁,公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现今公众越发习惯通过互联网表达具有倾向性的情绪、意见、态度,使得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的常态。而网络舆情的频繁爆发,给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不当,可能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误解、政府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损害政府形象等。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政府引导问题,既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任务,也是现实社会提出的重要课题。网络舆情具有主体隐蔽性、发生突然性、来源广泛性等特征。当网络舆情产生时,各级政府要把握其特征,紧扣网络舆情生成爆发及消亡的规律,合理运用大众传播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本文全面阐述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还引入他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方法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总体而言,我国各级政府对于网络舆情重视不足、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投入欠缺是问题主因。而反观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说明了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就必须从相关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着手,同时加大相关人力财力及技术投入等。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不足,从治理理念、引导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原则及基本对策,为有效强化我国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提供了相关实用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