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铁路运输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命脉之一。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业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铁路通过提供货物、旅客运输为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部门提供原材料、能源、中间物品、劳动力的运输,促进了产业集聚、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把握铁路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律,发挥铁路先导作用将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当前国内外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但交通基础设施在西方主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只是被当作研究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投资变量,而不是铁路运营的“真实”贡献。论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铁路的产业外部经济性。根据铁路业与其他产业的技术关联性和外部性溢出理论,论文基于劳动、资本和产品三种溢出路径构造了铁路对其他产业部门溢出效应模型。以1995-2012年中国铁路业、35个制造业以及11个服务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铁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溢出的程度、路径选择和部门分布,并以2008年为界比较了在铁路技术变革的背景下,铁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溢出效应的变化程度和分布变化。主要结论认为(1)铁路运输的产业溢出效应取决于铁路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程度与自身实际的运输水平等因素,它通过劳动、资本和产品等路径影响产业的总产出,体现出其对产业的外部经济性。实证研究发现铁路运输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路径有劳动和资本品,总溢出弹性值约0.02;2008年前后对比发现,2008年以后的铁路运输的产业溢出效应有增强趋势。(2)基于产业相似性,将制造业分成四类产业,结果表明四类产业部门的溢出程度与路径选择有差异性。以采掘业为代表的第Ⅰ产业部门的铁路溢出效应最强,也最为稳定;三条溢出路径中,劳动溢出最为稳定,且辐射面最广,资本和产品路径在不同产业部门中有不同的显著性体现。(3)实证结果发现铁路对服务业的溢出机制与制造业存在差异,且溢出程度大于制造业,服务业中影响程度最大的行业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影响程度为0.804。(4)引入溢出效应估计与影响力系数估计的对比,发现影响力系数估计值可能低估了铁路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政策上看,铁路运输应建立以溢出为基础的综合服务体系,以溢出的代价换取更大范围、更专业化和更紧密的协作关系,从协作中寻求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