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脾胃论》及现代文献研究探究脾“运代五脏”理论内涵及其本质,以期为现代脾脏象理论的创新及“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规律及机制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文献研究的方法:传统文献研究与现代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献的搜索、查找,资料的收集、筛选、甄别、整理和分析等。以《脾胃论》为核心,其他论著作为参考。2.统计分析研究:对2005-2015年关于中医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的现代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整理并建立数据库,提取脾脏象功能失调导致各脏腑系统疾病的相关变化指标,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一、《脾胃论》从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时空至内伤致病的病因病机,从治疗大法到用药法度,突出脾胃为五脏及机体核心的观点。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脾“运代五脏”的生理基础。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是脾“运代五脏”的功能体现,清阳自脾而升,浊阴由胃而降,维持着五脏的正常运转及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的新陈代谢。脾胃枢纽气机是脾“运代五脏”的基本功能形式。3.五脏脏气运行之本质是元气以脾胃为枢纽上交于心肺,下连于肝肾,维持运行周转,循环往复的状态。人体是以脾胃为中心联络其他脏腑,从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脾胃运转五脏之气,以维续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4.“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实则为脾胃运代五脏失职,而致五脏皆病,内外皆乱,丛生百病。劳役过度,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外感六淫致脾胃内伤而导致生化乏源,气火失调,脾虚不能斡旋而升降失枢而令五脏皆病。5.治疗上突出从脾胃论治内伤疾病,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原则,强调治脾胃以安五脏,确立了“补中升阳,甘温除热”等治疗脾胃损伤、心火亢盛或肝肾相火妄动之内伤疾病的重要大法。二、脾“运代五脏”的本质研究1.基于现代文献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脾“运代五脏”的本质。聚类分析将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聚为四类,分别为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提示整体上脾“运代五脏”的本质与物质能量代谢,NEI网络以及线粒体息息相关。2.脾脏象功能失调导致各脏腑系统疾病相关变化指标的频数及因子分析大致表明脾-胃、脾-肺-大肠、脾-心-脑、脾-肝-胆、脾-肾等系统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初步阐明脾与其他脏腑相关性的本质及其现代生物学基础。结论:一、脾“运代五脏”,不仅包含脾主运化之涵义,更包含脾对五脏运转,维续机体更代之意。脾“运代五脏”反映了脾对机体的整体与系统调控,体现了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二、《脾胃论》从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时空至内伤致病的病因病机,从治疗大法到用药法度独重脾胃,突出脾胃在脏腑中的核心地位,为脾“运代五脏”奠定理论基础。三、整体上,脾“运代五脏”本质与物质能量代谢,NEI网络及线粒体息息相关。四、系统上,从脾-胃、脾-肺-大肠、脾-心-脑、脾-肝-胆、脾-肾等系统初步阐明了脾与其他脏腑相关性的本质及现代生物学基础,为脾“运代五脏”理论及从脾论治相关疾病提供了靶点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