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砂土相变状态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针对饱和砂土的研究表明,剪胀和各向异性是其力学特征中两个重要的特征。砂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它材料最明显的特征为它在围压一定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与剪切应力相关。例如,松散的砂土在剪应力作用下体积将连续收缩,但是对于密砂或者中密砂土只是在初始阶段体积收缩,随后相互咬合的颗粒在剪应力作用下发生提升错动、翻转等,由此引起剪胀。砂土的相变状态在不排水试验中,是指孔隙水压力由增加到减小的转变状态;砂土的相变状态在排水试验中,是指土体体积变形由压缩到开始膨胀的转变状态。本文通过饱和砂土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初始孔隙比和围压对相变状态的影响规律;借助在排水情况下的饱和砂土三轴试验,验证了以相变状态为基础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土的剪胀规律和应变强化、应变软化行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饱和的北京地区重塑砂土,通过开展初始孔隙比相同,初始围压不同的排水和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以及初始围压相同,初始孔隙比不同的排水和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了相变应力比与平均有效应力的函数关系和各个状态参数(如相变应力比、峰值应力比)随初始孔隙比、初始围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饱和砂土的变形特性受初始孔隙比和初始围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排水和不排水情况下,相变孔隙比与平均有效应力的对数成线性关系;2)在排水和不排水情况下,初始孔隙比一定时,相变应力比的值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应力比的值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且最终两者均趋近于临界状态应力比;3)在排水和不排水情况下,初始围压一定时,相变应力比的值随着初始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应力比的值随着初始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小,且最终两者均趋近于临界状态应力比。(2)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对已有的以相变状态为基础的砂土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以相交状态线作为参考线,并结合临界状态,引入了状态参数声来描述土的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对三轴应力空间的基于相变状态的砂土本构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推导;利用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标定方法及具体取值;最后,通过试验结果和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本构模型在预测砂土剪胀规律和应变强化、应变软化特性方面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索网结构是张力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受力合理,充分利用材料强度,耗钢量少,施工方便,且建筑形式美观,造型富于变化。苏州体育中心游泳馆采用马鞍形正交单层索网结构,由V形结
混凝土抗拉强度比较低,脆性大。随着强度的增加,这种特征更加明显。如果将混凝土应用在框架节点等应力复杂区域,很容易开裂,其抗剪承载力和抗震性能都很低。与普通混凝土结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加快,使得具有节能、卫生、环保等优势的集中供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热力隧道也解决了地下管线安全、混乱的问题,热力隧道
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算出的固结速率有时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其中忽略渗流的非Darcy特性和土体变形的非线性应该是其原因之一。为此,本文首先对河南某地黏土进行了变水头
筒仓结构作为贮存散粒体的特种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农业、化工、轻工业等领域。在使用过程中,筒仓结构存在着局部甚至整体破坏的现象。筒仓结构的破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
本文介绍了地应力与岩石物性参数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岩石力学参数数据的分散和无序,造成了大量珍贵资源的浪费,开发岩石物性参数数据库及可视化系统对于进一步提高岩石
学位
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量的急剧增长和吊车级别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承受疲劳荷载作用的旧有公路、铁路桥梁和混凝土吊车梁在较高的应力水平下工作,发生疲劳破坏的几率大大增加,
近年来,生石灰桩因其具有的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低廉等优点被频频运用到工程中。特别是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占黄土分布总面积的60%左右的湿陷性黄土地区,生石灰桩的
土石混合体的力学特性难以用现有的连续体力学理论予以解释,关于土石混合体变形强度特性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也比较缺乏。本文拟通过颗粒流方法来模拟和解释土石混合体的一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公路线上有大量运营中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这些桥梁由于设计、施工问题、材料劣化、环境侵蚀、超载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