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小肠解剖结构和生理的特点:冗长、曲折、位置不固定及病因复杂,其影响了传统影像学检查的判断、定位和对传统内镜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小肠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通过对疑诊小肠疾病患者分别行腹部CT、消化道钡餐或和胶囊内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比较上述方法对小肠疾病的病因诊断率、病变检出率、评价DBE安全性,观察患者耐受性。旨在综合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痛、腹胀、不明原因出血、不完全性肠梗阻、消瘦、贫血等症状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胃镜、结肠镜等常规检查而无阳性发现的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再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分析各组的疾病类型、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并且与胶囊内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作比较。结果:73例患者总进镜77次,经口进镜31例,经肛进镜42例,均为非麻醉状态下进镜。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病变的总检出率为76.6%(59/73)。检出前四位病变是克罗恩病、小肠炎、小肠腺癌、小肠溃疡。检出病变中克罗恩病17例(28.7%),小肠炎9例(15.3%),其他病变依次为小肠腺癌8例(13.5%)、小肠溃疡7例(11.9%)、小肠息肉7例(11.9%)等。DBE、胶囊内镜、腹部CT、全消化道钡餐对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6.6%、75%、53.8%、42.1%;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慢性腹泻、不完全性小肠梗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8.9%、61.9%、77.8%、91.9%。在操作过程中及术后,部分患者可轻度腹痛、腹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吸入性肺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有镜下活检的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及安全性,是诊断小肠疾病重要工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