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脑实质、脑室、软脑膜、脊髓等部位的较少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近年来研究显示,PCNSL发病率在持续升高。PCNSL发病隐匿,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且该病的治疗方案及生存预后与普通的胶质瘤及脑膜瘤有很大不同。因此,PCNSL的正确诊断及其分型对后续的治疗及患者的生存预后评估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病例收集回顾性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PCNS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病理研究及诊疗进一步积累资料。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经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确诊的79例PCNS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2.对79例诊断PCNS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总体生存期的计算是从患者确诊罹患PCNSL到因本病而死亡或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以月为单位,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的分析,并以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生存曲线间比较,总体生存期的多预后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9例PCNSL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1:1.1,年龄6-74岁,中位年龄58岁。患者大多以局部的神经功能损害或者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2.本组病例中,78例归类为B细胞性淋巴瘤,1例归类为T细胞性淋巴瘤。根据2008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分类,其中72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例Burkitt淋巴瘤,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oma),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1例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Burkitt淋巴瘤之间的灰区淋巴瘤,其中,有3例归类为B细胞性淋巴瘤的病例未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本研究中有65例DLBCL进行了Hans分型,其中GCB型11例(16.9%),non-GCB 54例(83.1%)。这65例患者中,CD10表达率4.6%(3/65);BCL-6表达率为78.5%(51/65);MUM-1表达率80.0%(52/65),60%(39/65)病例可以观察到BCL-6及MUM-1的共表达。其中65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进行了BCL-2及C-MYC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71.1%(27/38)及60.5%(23/38)。有26例患者行CD30免疫组化,阳性率15.4%(4/26)。本研究中有14名患者进行了EBER原位杂交的检查,所有病例都显示阴性的结果。3.本研究末次随访日期为2016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12-90月,其中死亡患者26例,存活患者43例,10例患者失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IPI评分≥2、LDH水平升高是预后不利因素,以HD-MTX为基础的化疗是预后的有利因素(P<0.05)。而病变是否涉及深部脑组织、病灶数目多少、β2-MG水平及免疫分型对预后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免疫组化指标,结果显示BCL-6蛋白阳性表达是预后的有利因素,而MUM-1,C-MYC,BCL-2及CD30是否表达则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只有IPI评分为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结论1.PCNS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DLBCL,且多为non-GCB起源。2.在PCNSL患者中,年龄≥60岁、IPI评分≥2、LDH水平升高提示患者有不良的预后,以HD-MTX为基础的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免疫组化BCL-6阳性表达对患者预后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