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正义的再思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环境正义在批判传统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基础上,以罗尔斯正义论“公平正义”以及“惠顾最少受惠者”两个正义原则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积极意义。   从理论上讲,现阶段环境正义理论引入“最少受惠者”原则,充分关注国际环境正义中存在的主体差异,及其面临的环境问题差异,打破了传统环境正义理论简单将环境问题归咎于“全人类”的论调,充分关注到“不一样的主体应当承担的不一样的环境责任”。   从实践上讲,环境正义理论将环境正义的实现同政治、经济等相联系,试图通过社会正义路径来实践环境正义的方法是具有突破性的。   但是由于环境正义在实践中过分关注“环境利益和受害的公平分配”,过分关注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使得环境正义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困境,脱离了原本既关注环境保护,又关注人类利益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伦理方向。本文介绍了环境正义发展的概况,以及罗尔斯正义论为基础的环境正义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在肯定现阶段环境正义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正义所面临的几点困境并简单设想了其困境解决的出路。  
其他文献
“闲先圣之道”是孟子的主要志业所在,也是儒学诠释的一贯模型。孟子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东亚文明之影响至深且巨,揭橥其丰富的诠释蕴含之于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中西
主体性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自古希腊以来追问人性,寻找自我,定位人生,一直都是西方哲学面对的基本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对人的重视程度的加深,更掀起了对主体性
交往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对交往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而如何在生存论的视域中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交往是本文所论述的
美国著名政治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后来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发表后,曾引发过激烈持久的争论和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赞之者认为亨廷顿的理论独树一帜,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