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试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以下简称公选考试)的关键环节,结构化面试作为现代人才测评方法的一种,在公选考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公选面试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结构化面试(以下简称公选结构化面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其应有测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测评功能是考试活动的基本功能,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由什么决定?它到底具备哪些测评功能?现实中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症结何在?如何优化其测评功能?这些问题不仅是公选考试推行必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也是公选考试理论建设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然而,公选结构化面试推行时日尚短,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因此本文以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入手,在界定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公选结构化面试在公选中的地位作用、其要素结构与测评功能的关系、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依据和原理等问题,并对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进行了定位。在分析了公选结构化面试及其测评功能的现状之后,论文对如何优化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进行了方法措施的探讨。全文主要观点如下: 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是指,在公选测评活动中,结构化面试对测度、甄别、评价人的身心素质所产生的效用。 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由公选结构化面试的结构决定。在组成公选结构化面试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测评内容要素和测评能力要素是起关键作用的两大要素,二者的结构将对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公选结构化面试的设计和实施,有相应的测评依据,应遵循结构与功能原理、差异原理、匹配原理、知行原理。鉴别功能、评定功能、预测功能是其基本功能。 目前公选结构化面试的实践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其测评功能的发挥还受到现实的局限。认识欠全面、测评队伍素质不高、设计欠科学、实施欠规范、技术支撑薄弱、理论研究滞后共同制约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功能的发挥程度。 要优化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必须建立考官资格制度,优化测评队伍;全面分析选拔职位需求,准确设定测评要素结构;加强实证研究,严把试题质量关:更新技术手段,优化测评情境;强化实施规范,严格控制测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