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表面金属化纤维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设计及电磁屏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无线通信的需求迅速增长,移动设备市场正蓬勃发展。在整个全球范围内,移动电话、Wi-Fi和蓝牙设备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这也使得电磁辐射在环境中无处不在。电磁辐射会干扰精密的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会伤害生物体的各个系统,电磁屏蔽(EMI)材料的研究对于精密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核心信息的保密工作及生物体的健康都十分重要。传统的金属EMI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但其密度高,柔韧性差,不耐化学腐蚀,难以加工成型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表面金属化的方式可以将极薄的金属层沉积在高分子基体表面,在保留金属高导电性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其柔韧性和可控性,拓宽了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及可穿戴电子设备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纤维表面金属化,在高分子的辅助下,对复合材料进行多层次的结构设计和电磁屏蔽研究,以获得高屏蔽效能的复合材料。同时尽可能增大屏蔽效能中吸收损耗所占的比重,减少因反射带来的二次污染,制备出具有低反射特征的高效电磁屏蔽复合材料。(1)首先在棉无纺布表面自聚合多巴胺,通过引入聚多巴胺作为粘合剂,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活化敏化法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增强金属层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有效防止了金属层的破坏和脱落。同时聚多巴胺的弱还原性可以将银离子还原为银纳米粒子,作为后续反应的位点,有利于形成更加均匀致密的银层。然后通过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在棉无纺布表面镀银,将纤维进行金属化。最后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酰亚胺(PI)包裹金属化的纤维。在粗糙的金属镀层表面沉积低表面能的物质赋予了复合织物超疏水的能力,同时化学镀的纳米银颗粒可以赋予织物良好的抗菌能力。最终得到的导电高分子复合织物电导率约为1000 S/cm,接触角(CA)大于150°,电磁屏蔽值最高可达112 d B,此时的屏蔽损耗以反射损耗为主。经过循环磨损和弯曲试验后,织物仍能很好地保持其性能。此外,所得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性能。(2)在对纤维金属化的过程中发现蓬松的纤维结构可以增加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散射,增大电磁屏蔽效能,但得到的复合织物仍以反射损耗为主。因此要在保持超高电磁屏蔽的基础上增大吸收损耗,需进行结构设计。选择容易被刻蚀的聚乳酸纤维作为高分子基体,在对聚乳酸纤维金属化后,刻蚀掉纤维基体,就得到了具有特殊结构的中空银微管,这些银微管无规堆叠,与刻蚀出的聚乳酸共同形成复合材料。实验发现,高分子的含量对于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多次洗涤刻蚀可以减少聚乳酸含量,通过外加聚乳酸的方式可以增加聚乳酸含量。最终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电磁屏蔽效能(>100d B),同时吸收系数约为0.79,实现了以吸收损耗为主要损耗机制的屏蔽损耗。同时复合材料的密度最低仅为0.25 g/cm~3,为构建轻质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银微管还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制备柔性电磁屏蔽复合材料。(3)在结构设计以提高吸收损耗的基础上,向复合材料中引入磁性损耗,进一步提高吸收损耗所占的比例,减少电磁屏蔽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将纳米钡铁氧体与中空银微管复合,在保持两组分优点的同时,通过调整导电填料与磁性填料的配比能够调节材料的电磁参数以增强吸波能力,提高其综合性能。当导电填料:磁性粒子=3:7,在石蜡中质量分数为50 wt%,复合材料在匹配厚度为3 mm,匹配频率为16.3 GHz时,其最强反射损耗可达-46.3 d B,频率带宽为6.13 GHz。经过计算,此时的吸收系数最高可达0.832,这为制备以吸收损耗为主的电磁屏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可充电的锂电池在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转换与便捷利用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然而,随着锂电产品的大量问世以及市场需求的疯狂扩张,有限、分布不均且价格持续上涨的锂矿资源限制了锂电的大范围使用。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快速充放、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有潜力的储能系统之一。负极材料是否能够稳定储存钠离子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表现。其中,金属硒化物因其丰富的物质种类、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简便的制备方
学位
由于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导致能源快速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促使人们对清洁、高效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氢能作为理想的可持续清洁能源,能有效缓解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速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在可持续能源的驱动下,电解水制氢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制氢方法。电解水过程由两个半反应组成:阳极四电子析氧反应(OER)和阴极两电子析氢反应(HER)。然而,鉴于析氧反应和析氢
学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兼具亮度高、响应时间短、工作温度范围宽、视角广和功耗低等优势应用于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受到工程界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OLEDs器件结构复杂且各层联系紧密,通常来说内部发光层直接影响整体性能,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传统荧光、磷光和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本文主要是对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发光性能、机理以及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首先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含
学位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传统中草药有着悠久的入药历史,具有清热、解暑、凉血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含有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具有显著的抗疟原虫活性。除青蒿素外,青蒿中还含有丰富的其它萜类化合物;现有研究表明,萜类化合物不仅能够参与植物的形态建成及逆境胁迫响应进程,同时作为原材料被人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及制药等行业。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一直
学位
随着时代及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利用太阳能降解有机污染物和低过电位下电解水产生H2和O2是绿色、经济且有效解决环境和能源危机的方案之一。自Ti O2被应用于光解水制氢以来,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催化、纳米器件、储能转化等领域被广泛研究。但是,常见的如Ti O2、Zn O等半导体材料由于宽的能带结构且只吸收紫外光,对可见光利用率低,进而对能源的转化效率低。因而,迫切
学位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由于其易于加工且性能可调,现已广泛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被应用在电子电气领域。然而,对于具有高导电性的CPCs,通常需向绝缘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大量的导电填料,这不仅导致高成本、加工过程复杂,还会大大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因此,如何在均衡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导电填料的逾渗阈值以获得高性能CPCs,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高温下聚合物基体的
学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和各类智能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日常生活、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电磁干扰(EMI)问题愈加严重。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造成的不良影响,电磁屏蔽材料正被广泛研究以限制或阻断电磁干扰。随着电子元件的精细化和高度集成化,柔韧性好、耐腐蚀、易加工、低成本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被认为是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用作电磁干扰屏
学位
二硅化钼(MoSi2)作为高温材料是一把双刃剑,优异的抗氧化性、高熔点、高导热率、适中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是它的优势。“PESTING”效应(即在400℃~700℃时出现的粉末化现象)与Si的扩散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难点。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合金化、预氧化等办法来抑制。但是,从MoSi2抗氧化的本质出发来抑制“PESTING”效应的报道较少。MoSi2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块体MoSi2材料,一般采用放
学位
随着当前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对于可穿戴能源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兼具生物相容性与柔性的可穿戴生物燃料电池因此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面向可穿戴应用的葡萄糖燃料电池(Glucose fuel cell,GFC)是一种可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小型绿色供能装置,通常利用可以氧化葡萄糖的酶作为器件中的催化剂。然而酶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存在提取过程繁琐,保存条件苛刻,工作环境要求高,在电极上
学位
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智能材料微纳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实现人体-仪器设备-环境之间高智能化人机交互的柔性电子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在众多传感器研究中,柔性电容式传感器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传统的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单一,测量范围较窄且功能单一。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在电容式传感器的导电层引入微结构来提升灵敏度与检出限度,引入新型导电材料聚(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