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腈纶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技术方案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腈纶生产国和消费国,腈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作用很大。本文通过对东北某腈纶企业产生的污水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现有污水处理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最适宜的预处理工艺,对现有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解决腈纶企业废水处理后COD和氨氮偏高的问题,使其达到行业污水排放标准。  腈纶废水中含有较多的低聚物和大量的悬浮颗粒,极易沉积在生物膜表面,降低了微生物与废水中污染物接触的比表面积,对生化处理造成不利影响。污水厂现采用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凝-气浮工艺,原水经气浮处理后,COD的去除率一般不超过10%,氨氮的去除效果也不好。本研究采用活性污泥吸附技术降解腈纶废水,根据史密斯试验结果,污泥与污水在混合后最初的5-15min内,污水中的COD能够出现超常的去除,但是不宜处理溶解性有机污水。腈纶废水中含有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物质和悬浮颗粒,这种水质适宜用活性污泥吸附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活性污泥具有絮凝剂的作用,能够使污水中部分悬浮物和胶体沉淀下来。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污泥投加量、吸附时间、再生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用的污泥来自二沉池剩余活性污泥。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与原水按1:1混合后曝气40min,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就能达到20%左右;泥水混合液沉淀30min就能实现很好的分离;对沉淀后的回流污泥进行再生,恢复污泥的吸附性能。  污水厂新建的两座氧化池采用的是生物膜法,载体是聚氨酯泡沫,这种载体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作用,但是生化出水COD和氨氮偏高,可能和氧化池的运行条件不佳有关。取氧化池内的载体做小试实验,考察了溶解氧(DO)、载体数量、反应时间、碱度和磷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载体数量越多,反应时间越长,出水效果越好。特别是在投加碳酸氢钠后,反应器出水中氨氮的含量降至10mg/L以下;在反应器中投加海绵铁和引入高效菌,出水中COD含量低至200mg/L以下。  腈纶废水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没有成熟的工艺可以借鉴。污水厂已建成的构筑物数量多,各种管线复杂,加之占地面积有限,故整个场地非常紧凑,用于改造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改造必须考虑工程的经济可行性。因此,本次改造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客观实际,尽量采用已有的构、建筑物和设备,节约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对污水厂现有的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主要是把现有的混凝-气浮工艺改造成活性污泥吸附-再生工艺,现场的构筑物的位置也便于改造,在气浮间旁边就是一座活性污泥法的氧化池,可以把氧化池改造成污泥吸附-再生池。现场有两座水解酸化池,污水经过水解酸化池后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也未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验证把水解酸化池停掉,生化出水未受影响。可以把水解酸化池改成氧化池,与两座新建的氧化池串联运行,弥补把一座氧化池改造成吸附-再生池后,剩余氧化池处理效果的不足。根据小试的结果,调整氧化池的运行参数,投加碱度和引入高效菌,还可以选择性添加海绵铁载体,通过海绵铁的微电解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强化氧化池的处理效果。  把现有的处理流程改造后,新流程相当于“AB”工艺,A段由原来的氧化池改造而来,B段主要指利用两座新建氧化池进行污水的深度生化处理;整个改造过程不新建大的构筑物,只需增加(改动)部分管道和泵系统,如果改造后效果不好,只需通过操作几个阀门就能改回原来的处理工艺。经过估算此次改造费用约25万元,仅节约的气浮药剂费一项,3个月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改造后如果污水厂出水效果改善,可以减少向松花江排放的污染物的量,能够创造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对锅炉进行清洗是保证其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目前锅炉清洗主要采用停炉化学清洗,需联接临时管线系统、工作量大、清洗前浪费热量多,极大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及生产,迫切需要发展新的锅炉清洗技术。本实验室首次将超高压锅炉带负荷清洗的理念变为现实,在吸收国内外无酸型化学清洗先进技术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系列带负荷清洗剂。该清洗剂能在不停机状态下安全、稳定地去除锅炉沉积物,同时在锅炉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使其免受腐
玄武岩纤维以其耐酸、耐碱、耐高温、高增强等优异性能被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航空、建筑等行业领域。其理论指导尚不成熟,大多是靠经验来设计漏嘴等。本文借助于玻璃纤维工
本研究首先对微乳液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选定了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体系,研究了各种配比及条件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随后用该体系制备了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了氨水加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轻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对女性身体及心理往往会造成巨大伤害.如何在年轻的女性人群中有效的预防乳腺癌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关
研究发现含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功能化聚酰亚胺(PI)具有良好的电存储性能,但绝大部分的PI均难溶,使得将PI用于制备电存储器件变得十分困难。本文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马
本研究主要于聚乳酸(PLA)内掺混聚酯类共聚物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thphlate)(PBAT)作为提升聚乳酸吹膜时韧性,以玉米淀粉(Starch)为填充物,并使用4,4-二苯基甲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