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无损测量与评价铝合金内部应力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较高的比强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中。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经常产生于材料受到非均匀塑性变形或热处理的过程中。内部残余应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航空铝合金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所以有必要对其内部应力进行测量与评价。内部残余应力的无损测量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有大部分残余应力无损测量方法难以实现对材料内部应力的无损测量,而新兴的短波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检测效率低,对防护控制和环境要求较高,并且检测成本过高,难以进行工程应用。本文通过对超声波在含有内部应力材料中传播规律的研究,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研究了一种新的无损评价内部应力的方法,并利用此技术对7075铝合金预拉伸板、LC4铝合金棒材等典型产品中的内部应力进行了无损测量与评价。利用1MHz与5MHz的临界折射纵波换能器和垂直入射的5MHz偏振横波换能器分别对铝合金预拉伸板以及铝合金棒材的内部应力与超声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此方法的应力测量结果与破坏法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第一,利用临界折射纵波可测量近表面几个毫米范围内沿其传播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单轴拉伸时,应力方向与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越小,其速度受应力影响越大,而垂直于应力方向传播的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和速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采用临界折射纵波可以测量含应力的材料中与之传播方向相同的应力分量的大小。第二,利用垂直入射的偏振横波可以无损评价整个传播路径上的平面应力场。在无应力时,平行于挤压方向偏振的横波和垂直于挤压方向偏振的横波的速度差异不大,棒材的各向异性对不同方向偏振横波速度的影响不明显。当施加应力后,平行于应力方向偏振的横波传播时间升高,垂直于应力方向偏振的横波传播时间降低;在剔除材料弹性变形所带来的声传播距离变化的影响后发现,平行于应力方向偏振的横波声速降低,垂直于应力方向偏振的横波声速升高;与偏振方向平行的应力对横波速度的影响大于与偏振方向垂直的应力对声速的影响。另外,根据声的双折射现象可以评估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性质和大小。本试验提供了一种无损测量材料内部平面应力场的方法,可以对材料内部应力进行无损评价。第三,超声法应力测量结果与钻孔法测量结果在应力分布趋势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力绝对大小的确定还有待于测量精度的提高。利用钻孔法对超声波无损评价研究进行了验证,获得超声法残余应力测量趋势与钻孔法测量给出的应力的趋势很相似,两种方法获得的绝对残余应力值的差异是由于其测量范围不同所造成的。使用钻孔法验证了超声波无损测量应力的准确性,同时说明超声波无损测量应力这一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世纪,无论是陆地还是空中,以及海洋,都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不能仅单一的说出哪一方面更重要。就海洋这方面来说,海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积累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总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总呼吸之间的平衡。因此,探索森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的呼吸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对于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模型和准
<正>粪石是引发阑尾炎的病因之一[1],其可长期存在于阑尾腔内,并呈缓慢增长;或肠管内粪石落入阑尾腔内,压迫阑尾血管,引起阑尾出血坏死。其早期穿孔率高,应及早手术。通过彩
铌酸钾钠(KNN)铁电薄膜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及声光效应、电光效应、光折变换效应等重要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符合光电子、微电子机械对铁电材料提
信息碎片化的今天,快餐式文化已经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流力量之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网络视频业务的不断扩展,一种微制作的新型电影形式开始迅速的发展,并开始拥有
<正>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慢性炎症性病变为特征。大多数研究证实,COPD的发病机制除了炎症及氧化应激外,另外还有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很早以前就有学术假说认为COPD
利用蛋白质交联-絮凝沉淀性能测定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氨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命名为HF-82,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属。单因素试验确定最
编者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资料显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森林覆盖率为世界水平的60%以上.20多年来,中
近几年来,随着中考的风向标终于指向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整本书阅读和篇章阅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试以《骆驼祥子》导读课为例,谈谈如何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逐渐跃升至重要地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能够带来中国经济的"有质"增长值得深思。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31个省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