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采用药效团拼接杂合原理,把3,3’-二取代氧化吲哚和3-烯基氧化吲哚杂合成成多药效团的3-烯基双吲哚类化合物,然后对其进行抗肿瘤体外活性初步筛选,希望寻找出活性比较好的化合物分子。首先,通过Sandmeyer异亚硝基乙酞苯胺Isatin合成法,合成初始底物靛红共5个,通过文献报道路线合成靛红3位取代丙烯酸酯化合物12个,合成3-芳基(或烷基)-N-Boc氧化吲哚8个。然后通过Morita-Baylis-Hillman靛红碳酸酯化合物与3-取代氧化吲哚直接发生γ-取代反应,杂合成具有高度特异区域选择性的含有3,3′-二取代氧化吲哚和3-烯基氧化吲哚两个活性基团的双吲哚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对反应的催化剂,溶剂,碱性条件,反应时间等进行筛选,得出一条最佳反应路线,产率高可的达到83%。文献报道的MBH碳酸酯化合物作底物合成中,一般是利用过度金属钯、有机催化剂、以及Lewis碱催化等,主要生成α-取代产物,而我们利用相转移催化剂,碱性条件下生成γ-取代产物。此条路线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通过此方法总共合成了24个3-烯基双吲哚类化合物,还通过衍生合成一个含活泼氢的3-烯基双吲哚类化合物。其次,我们还利用MTT法,对合成25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以临床常用抗癌药物顺铂作为阳性对照,考察其对PC-3(人前列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K562(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活性。结果发现其中化合物3ca,3aa,3ba以及3aa-1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药品顺铂,3ba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具有良好的活性。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我们基于活性基团拼接原理所合成的3-烯基双吲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活性药物的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