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动物疫病的深入研究与防控措施的广泛应用,某些病毒性疫病的发生有所下降,但有些细菌性疾病如猪大肠杆菌性疫病的流行却日趋严重,尤其是仔猪白痢、黄痢及水肿病,引起了仔猪的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有些菌株甚至对尚未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生素也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而且抗生素可造成在畜产品肉、蛋、奶中的残留,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开展了猪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研究内容分三部分进行。试验一济宁地区猪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微生物学方法,从济宁地区多家养猪场采集病、死猪肠管及粪便检样,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0株疑似大肠杆菌具有其典型的生长特性、形态及染色特性;通过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其中有30株为疑似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这30株疑似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90.0%的被检菌株对小白鼠有致病力,而10.0%对小白鼠无毒力。试验二猪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测定通过试纸片法,对分离自济宁地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标准菌株对四环素、复合磺胺、氟哌酸的抑菌圈分别为20mm、25mm、23mm,而分离菌株(JN5)对这几种抗生素平均抑菌圈分别为0mm、0mm和9mm,显示出极高的耐药性;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均敏感,其中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抑菌圈分别为26mm、34mm、32mm。因此临床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是头孢三代类药物。试验三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试验将40头30日龄的腹泻病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用头孢霉素(头胞噻肟mg/kg饲料)、B组用微生态制剂、C组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进行了饲喂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组、B组、C组治愈率均为100%,但C组痊愈时间较A、B组提前2天,增重效果B、C组却比A组好,分别增加3.8kg、8.4 kg。治疗试验至第5天时,通过对各组粪便中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B组和C组大肠杆菌数(8.0×108、7.5×107)均比A组(3.7×109)低,D组(3.6×101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乳酸菌数量B、C组(8.0×108、7.2×109)均比A组(3.7×107)高,D组(6.8×104)明显低于各试验组。该试验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生物态制剂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