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优化升级,各互联网平台已经远远超出了媒体传播的范畴,从交通、环保、医疗、金融、家电、旅游等行业深入到网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之中,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孕育出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精英模式,将传播权和表达权交到广大网民手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依托新媒体的强大优势,这些理性或非理性的诉求逐渐集中到主流网络媒体平台,经过描述、转发、评论等过程导致事件的不断发酵,最后极易形成带有某种意见倾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基于此,本文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内外危机管理理论、政府舆论源形成机制模型、情景危机传播理论(SCCT)以及网络舆论场等前人研究成果,明确了当前网群事件的主要引导主体可分为政府、新闻媒体、当事者、意见领袖、利益相关者五类,并在对近期相关案例“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过程中厘清了各方主体的特征与功能。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选取选择,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确立了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主体及相关因素,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指标测评模型,并通过yaahp计算各指标权重,五大主体权重依次排序为政府、当事者、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和利益相关者。而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模型进行打分,模型总体评价得分为优秀。综合两大评价方法的运算结果,本文最后针对五大行为主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更加切实、具体化的建议,以期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各方的负面影响,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